Categories: 生活

好萊塢演員罷工原因之一 就是AI將可能取代演員 專家警告:美國47%的就業機會會被AI取代

全圖翻拍自網路

編劇和演員連袂罷工,《紐約時報》報導以「產業危機」稱之,指兩大工會罷工使產能驟降,將重挫來年的總票房與後續營收,其影響更甚疫情期間各種封禁造成的衝擊。 圖/美聯社

籠罩在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陰影之下,曾經燈紅柳綠的好萊塢也無法逃脫變成「鬼城」的命運。超過120部項目停擺,八成以上製作公司歇業、大片檔期一拖再拖……代表著全球最高水準的電影聖地摁下暫停鍵,數萬名員工被迫進入停工狀態。

「沒有試鏡、沒有副業、前路未卜」,這是大部分好萊塢青年演員的生存現狀。近日的一則消息,讓原本就不樂觀的美國演員們雪上加霜。

根據《TheHollywood Reporter》報導,科幻電影《b》將啟用人工智能機械人Erica擔任主演。AI也來搶演員的飯碗了。

其實,早在2019年1月,Erica就收到過由《美國X檔案》導演TonyKaye提供的一個offer——在他的新作《2nd Born》中擔任主演。雖然此片由於投資和檔期等問題最終流產,但這次的《b》無疑成為了更合適Erica的亮相舞台。

據報導,《b》的劇情框架已基本確定。電影圍繞一位負責研製完美人類DNA的科學家和他所創造的AI機械人展開,講述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人類DNA可能對機械人造成威脅,決定幫助自己創造的AI機械人逃生的故事。

Erica在此片中「本色出演」這名機械人。她將從零開始地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形態,並向科學家團隊學習如何演戲,如控制移動速度、以及利用語言和手勢表達自己感覺等。

《b》擬投資超7000萬美元,背後資本同樣不可小覷。主投資方邦迪資本(Bondit Capital Media)曾將《情迷梵高》(Loving Vincent)帶上奧斯卡的舞台。

影視中的AI

人工智能》中具有獨立人格和生命理想的機械人小男孩目送史匹堡登上了金球獎最佳導演的寶座,也將人工智能這樣的「後人類」景觀帶入了大眾視野。

在改編自科幻巨頭阿西莫夫1950年小說《我,機械人》的同名電影中,機械人力圖突破「三大法則」,不斷向人性進化;而獲奧斯卡最佳編劇獎提名的《機械姬》則將機械人反噬人類這個命題推向了更令人恐懼和深思的層次。

如此題材屢見不鮮。

溯流而上,在影視製作的各流程中,AI的身影也早就隨處可見。

應用最多的還是分發領域。

2018年,20世紀福克斯公司與谷歌合作設立「Merlin」系統,利用AI對觀眾的興趣情節進行標記,並成功將《金剛狼3:殊死一戰》與其對應的觀眾群體配對。

而如流媒體行業老大Netflix最為人所稱道的智能算法推薦便是基於AI技術打造。據《福布斯》的報導,Netflix通過算法增強了用戶粘性,每年可以節省超過10億美元的成本。

往前倒一點,在製作的早期階段,也不乏AI的參與。

2020年1月,電影巨頭公司華納兄弟與Cinelytic達成合作,由後者開發一套AI驅動型系統,選出最有可能獲得市場成功的演員組合。

至於源頭的內容創作,AI自然不會缺席。

2016年的倫敦科幻電影節上,人工智能Benjamin獨立完成了短片《Sunspring》的劇本創作;而兩年之後,還是Benjamin,他採用神經網絡和換臉技術,利用大量電影素材在48小時內生成了一部名為《Zone Out》的6分鐘電影短片。

 

毀滅人類

曾有一則對話發生於機械人與她的設計師之間。

設計師問機械人:「你想要毀滅人類嗎?

機械人回答:「我會毀滅人類的。」

設計師聽到這個答案笑了,似乎對機械人的威脅不以為意。一年之後,這個機械人還被賦予了公民身份,她就是歷史上首個機械人公民索菲亞(Sophia)。

在身份授予現場,索菲亞微笑著說:「你們對我好,我也會對你們好。」

此前,人們對機械人的普遍定位是「幫助者」,協助從事一些機械、重複、危險或需要較高精度的工作,而在看重經驗和主觀能動性的創作領域,則更需要「有人類溫度」的內容。

這一觀點也開始搖搖欲墜。

《紐約時報》稱,如今彭博社有1/3的內容是由機械人撰寫的。無獨有偶,微軟公司宣佈,從2020年7月起,將用AI取代部分網站編輯人員。

在日本第三屆「星新一微型小說文學獎」中,一篇名為《機械人寫小說的那一天》從1450篇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通過初審。細思極恐的是,評審並不知道,它是由機械人寫成的。

更不用說上文中提到的集「創作、導演、表演和配樂」於一身的創作者Benjamin了。

牛津大學的專家警告,未來二十年內,美國47%的就業機會會被機械人和自動化技術搶走。

這將成為機械人「溫柔地」毀滅人類的途徑嗎?

到訪人數:(30)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留言檢舉,並告知是哪一篇,本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留言版
宅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