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翻拍自網路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1912年,清末帝溥儀簽了退位詔書,宣告著清朝滅亡。
古代封建王朝的宮廷中有大量的服務人員,也就是宮女和太監。那麼在清朝滅亡之後,曾經為清宮服務的這些宮女們又是被如何安置的呢?
雖 然清朝在1912年宣告滅亡,可是實際上清朝的宮廷並沒有什麼變化。由於當時南方起義軍實力不足,為了儘快促成清帝退位,與清朝皇室進行了妥協,後來成立的民國政府與清朝皇室簽訂了清室優待條件。
在這個皇室優待條件中規定溥儀繼續居住在皇宮紫禁城中,並且在紫禁城中可以保留帝號,他繼續在紫禁城中享有一切皇帝的權利,而宮廷中的宮女和太監也不能遣散。民國政府每月撥款400萬銀元給紫禁城,以供清朝皇室的花銷,並且清朝皇室若觸犯法律執法單位無權干涉,必須交由民國政府的宮廷事務管理局處理。這些清室優待條件使得清朝的宮廷機構得以保存。所以在1912清朝宣告滅亡時,清朝宮廷的宮女們並沒有被遣散,他們還繼續在宮廷中服務,生活相對之前沒有太大改變。
不過到了1924年,西北軍的馮玉祥率軍入駐京城,宣布修改清室優待條件,大幅削減了民國政府對清朝皇室的補貼資金,並派部將陸鍾陵率軍進駐紫禁城,將溥儀驅逐出了皇宮。皇室的服務機構內務府為了節省開支,宣布遣散絕大部分宮女和太監。清朝的宮女並不是終身為宮廷服務,他們通常在十二三歲時被選入宮,大概在23到30歲左右時,就會拿到一筆名為嫁妝實則就是遣散費的錢離開皇宮。只有極少數有技術或者受寵的宮女,才會在結婚生子之後繼續以嬤嬤的身份留在宮廷中服務。
這些被遣散出宮的宮女到社會上都不太好過,尤其是到了清末明初那種混亂黑暗的時代,這些因溥儀被趕出紫禁城而被遣散的宮女,離開宮廷更加悽慘。他們的結局大為四種,第一種,找個老實人,過平淡生活。縱觀清朝歷史上,其實被遣散出宮的宮女都不太容易結婚,主要還是源自明朝時期的宮女與太監對食的宮廷陋俗。使得民間對出宮的宮女抱有偏見 因此宮女嫁人並不容易。
第二種,拿著遣散費,抱團養老。其實在清朝,宮女算是收入較高的人群,品級較高的女官是拿年薪的,他們的年薪與一個正五品的知州收入差不多。即便是品級最低的普通干粗活的宮女,他們是按月拿月錢,他們的年收入也能達到十二兩銀子,這個收入在當時足夠養活一個十口之家而且宮女在宮廷中的衣食住行基本都不花錢。
第三種,淪落風塵。這些宮女手頭沒有多少積蓄,或者積蓄被人騙光了,又沒有一技之長,還沒找到老實人接盤結婚,缺乏生存技能,這些人就只能淪落風塵了。據宮女何蓉兒所寫的《宮女回憶錄記載》,那些被遣散的宮女中,很多人最後都淪落到了八大胡同。有些人甚至打出皇家宮女的招牌,生意還比較火爆。
第四種,給大戶人家當傭人。這一類的宮女屬於是找不到老實人結婚就想靠積蓄養老,但是帶著在宮廷中的不菲積蓄回到娘家,如果娘家人好,還算不錯,不好的話就會受到娘家人的算計。畢竟那個時代的人都是重男輕女,大多有女兒的家庭中都會有兒子,父母也更加偏向兒子。
被遣散的宮女中還有很多意外情況發生,比如因為種種原因淪為乞丐的,還有一些想不開的人甚至自盡陪大興殉葬了。原生家庭的不平等和社會上對宮女的偏見都是壓死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些被遣散的宮女命運其實都不是很好,只不過當時沒有人去太多關注他們,他們悽慘的命運也不過是歷史浪潮中的一段縮影。
到訪人數:(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