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韓趙魏燕楚齊聯手 秦國為何還能滅掉六國?嬴政的成功心法是什麼?

圖翻拍自網路

這個問題的真相特別關鍵,因為自大秦帝國以後,每個如同嬴政一樣的開國皇帝,幾乎都在遵循這一套路,任何人拋開這套路,都註定不會成功。

韓趙魏燕楚齊聯手 秦國為何還能滅掉六國?嬴政的成功心法是什麼?
嬴政

中國人始終把一個人、組織,乃至開創國家的成功歸功於以下三點,就是孟子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和」。

如果你認為這六個字很虛,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摸到成功的門檻,或者說,你還未具備成功的要素。這六個字,在成功者眼中,比嬴政後來修的萬里長城還要紮實。

我們先從地利來談。秦國遠離中國(當時的中國指的只有中原韓趙魏燕齊,連楚國都不是中國),孤立於中國之外,它的東面是黃河「幾」字彎道,黃河以南通往秦國的幾條通道被山脈阻隔,只有少數幾個戰略要地可以通行,在冷兵器時代,這個地理位置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老天爺任性似的無限垂青。秦國未強大時固然出不去,但別的國家也進不來,所以秦國不必關起門就能聚集力量,直至這種力量能開天闢地,東方國家卻仍蒙在鼓裡。

從這一點來看,在交通、經濟並不能無限溝通的冷兵器時代,關起門來埋頭苦幹,才是強大之道。但很多國家也埋頭苦幹過,為什麼沒有強盛如秦國?原因就在於秦國的地利。

再來看天時。個人、組織乃至於國家,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必然有競爭,而其成功必須有對手的積極配合。也就是說,對於一個成功者而言,最佳的敵人就是那群蠢豬似的敵人。

秦國崛起,並開始對各國進行傷筋動骨的傷害時,東方五國,包括南方的楚國,都沒有清醒地意識到秦國的野心,他們固然聯合過,但各懷鬼胎,每次聯合向秦國進攻,沒有起到任何效用;恰好相反,他們的狼狽模樣增加了秦國滅掉他們的信心。

秦國的對手,韓趙魏燕楚齊,沒有一個值得秦國敬佩,全是些自毀長城的二流貨色。一個人遇到的對手全是二流貨色,這就是天時,是老天爺讓他成功。

時勢逼人贏,就是這個道理。當然,對於天時最好的解釋是,幾百年的諸國並立,戰爭不休,人們已經厭倦了這種狀態,內心深處迫切希望不要有戰爭,而不要有戰爭的唯一辦法就是,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

韓趙魏燕楚齊聯手 秦國為何還能滅掉六國?嬴政的成功心法是什麼?
嬴政

按中華傳統思路,人和天是合一的,當所有人的願望都一致時,天就會滿足人。當時的世界,只有秦國能做到這點,因此,人們在潛意識裡,會不由自主地把天下太平的希望放在秦國身上。這也就是為什麼嬴政滅了那麼多國,其所引起的反抗,並沒有所滅國家之百姓參加的原因。

天時和地利只是一個平台,老天固然把這個平台給你了,而且還把你推上了平台,但怎麼演,就是「人和」的問題了。

「人和」簡單而言,就是人的個人努力。這種個人努力和天時地利恰好配合得嚴絲合縫,最終,由量變到質變,從質變到裂變,成就大業。

韓趙魏燕楚齊聯手 秦國為何還能滅掉六國?嬴政的成功心法是什麼?
嬴政

秦國的努力,天地可鑑。

儒家泰斗荀卿曾到秦國遊覽,他看到的情況讓他震驚:秦國的百姓質樸豪爽,做任何事從不繞彎子,直來直去,而且勤奮,敢於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官員們都有責任心,哪怕是個看管街道的小吏,也在極端認真地履行自己的職責。荀卿認為,所有人都有責任心,敢於管分內之事,這是一個國家強盛的最大動力。荀卿說,最怕的就是,人人都沒有責任心,該自己管的事,敷衍了事,那就不可能產生秩序,沒有秩序,國家註定失敗。

荀卿在秦國政府中還注意到更讓他震撼的事,那就是,秦國的優秀官員,特別是中樞機構的官員,大部分是外國人。

秦國的文化底蘊很低,西周時期,它不過是放馬的一個小部落,直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西周滅亡,秦這個部落因為救駕有功,所以才被封為國,擁有了陝西那塊當時所有國家都看不上的苦寒之地。

秦國在春秋時代和戰國初期,一直不受東方國家待見,還總被欺負,幸好它有地利,否則早就玩完了。也正因這種時刻處於低谷的狀態,秦國歷代國王都放開懷抱,大膽重用外國人,商鞅就是這種思想的直接受益者。這種肯用外來人才的胸懷,彌補了秦國沒有人才的短板,快速成長為強國。

韓趙魏燕楚齊聯手 秦國為何還能滅掉六國?嬴政的成功心法是什麼?
嬴政

秦國的百姓由於文化水平低,從來不知道東方國家的溫良恭儉讓是怎麼回事,所以崇尚陽剛武德,鄙視小鮮肉。

商鞅變法,只不過是商鞅因勢利導,將秦國百姓的陽剛尚武之氣徹底激發出來而已,殺敵者就有好前程,秦國人以砍下敵人的人頭為人生快事,由此,直接激發了秦兵團的戰鬥力,所向無敵。

當然,一個組織強大與否,歸根結底是組織領導人的問題。我們常常談到組織文化,其實所謂組織文化,就是一個組織領導人的文化。

秦國的國王們,知識水準都不高,腦子裡沒有那麼多文化思想的纏繞。正因如此,秦國的國王們都喜歡直奔主題,以快速見效為治國方略,如此,才能提高全國的效率,最終把其他國家遠遠拋在後面。

一個組織乃至國家的政策,不能隨意改變,但是,我們都知道的一點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任何一個新任領導人,無論出於什麼目的,都會或多或少地改變前任的政策。中國有句話叫「人亡政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國王一人說了算的國家,如何能讓自己制定的政策被手下執行到底,那只有一個辦法:活得長。

秦國在商鞅變法後的150餘年的時間裡,走了狗屎運,所有的國王都活得很長,這就保證了政治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而政治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是一個國家穩步發展的必備條件。

另外,我們要說的是,秦兵團所用的兵器。戰國中期,鐵器最先在魏國使用,軍隊開始裝備比青銅兵器要硬的鐵製兵器。之後,東方各國都開始把鐵製兵器裝備在軍隊中,由於煉鐵需要精湛的技術,當時的煉鐵技術還不發達,所以鐵製兵器在戰場上並不比青銅兵器強多少,甚至還差了許多。而秦國始終與東方各國相隔絕,在軍隊中裝備的一直是青銅兵器,青銅的冶煉在戰國時代已經非常成熟,所以,在戰場上,從兵器角度而言,秦國顯然占據了一定的優勢。

有時候,固守傳統要遠比挑戰新事物,有利得多。

最後,我們要說的是秦國的行政與法律。其實這是上面內容的一個重複:秦國的行政效率超級高,因為法律嚴酷,所以國王早上定的命令,晚上就能傳遍全國,第二天,所有的公職人員就會快速認真地執行。這種效率,即使在今天,也是許多國家、組織無法做到的。

法律嚴酷,並不是壞事。很多王朝的覆滅,最終都是因為法律過於鬆弛,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法官審理案件,喜歡和稀泥,不肯承擔本應屬於自己的責任。人一旦不承擔責任,註定會影響自己,乃至國家。

最後的最後,我們要談到的就是嬴政。

史書說,嬴政是繼承了前六任國王的龐大遺產,像掃落灶台灰一樣掃掉了六國。這只是一種事後諸葛亮的肯定,秦國如果沒有嬴政,統一天下的進程很可能會推遲。

因為嬴政個人的素質,諸如冷酷、使命感、精準的用人和海洋般的創造力以及敢想敢做的魄力,才是他統一中國的關鍵要素。

沒有嬴政,中國固然能統一,但絕不會在公元前221年就統一。

當然,一個人在某個領域內脫穎而出,成為萬王之王,有一個因素也不可少,那就是豬一樣的對手。嬴政所面對的六國國王,全是沒有責任心、只肯享受國王的待遇而不肯負國王應承擔的責任的人。嬴政的六個對手,沒有一個是成才的,全是酒囊飯袋。

所以,秦國成功的密碼,最終會歸結到偉大的嬴政身上,我們後人稱他為千古一帝,也正源於此。


到訪人數:(49)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留言檢舉,並告知是哪一篇,本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留言版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