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之前看過一部電影,女孩深受校園暴力的傷害,所有的人都看她不順眼,所有的人都等著看她的笑話,包括她站在海邊控訴這些人的時候。他們也都無動於衷,在他們的眼裡她就是卑微低賤的代名詞,她站在海邊的時候,是滿眼的絕望,明明什麼都沒有做,誰都沒有傷害。影片一出,大家紛紛把目光轉向了校園暴力。
喝醉了就開始打罵女兒,說女兒是個「賠錢貨」、「跟你爸一樣賤」,所以女孩從小缺乏安全感,媽媽是愛她的,但是總是夾槍帶棒,導致出現了問題不敢求助於自己的媽媽,這才讓她處於孤立無援的地步。當為人母都可以把孩子吼成窩囊廢,而語言暴力,也成為了孩子一生的傷痛。
一、何為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就是通過嘲笑、瞧不起、詆毀等侮辱性的語言,致使他人感受精神和心理上的侵害,而且已經屬於精神傷害的範圍。
「你這麼笨,怎麼都學不會」、「你是豬腦子嗎」、「真是白養你了」、「一點小事都做不好,長大後也不會有出息」等,這些侮辱性的話語,都可以稱為語言暴力,摧殘孩子的心理健康。
很多家長現在都「文明」了很多,不會動不動就毆打自己的孩子,但是語言暴力的傷害一點都不輕,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身體傷害傷口癒合只會留下一個疤痕,而語言傷害是無形的利劍,刻在孩子的心上。
心理學家蘇珊說:「小孩不能區分事實和笑話,他們會相信大人所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家長可能會覺得自己的話只是為了激勵孩子,只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而且孩子又不記仇,很快就可以忘記。但事實是,他們不會忘,並把父母的話信以為真。
二、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
▲ 會讓孩子產生焦慮、抑鬱
沒有完美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通過犯錯來成長。可父母若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只會大吼大叫的批評孩子,那不僅起不到教育孩子的後果,反而會讓孩子惶恐不安,畏手畏腳,不敢行動,怕做錯,因為媽媽又會罵。長此以往,這種狀態會發展為焦慮,甚至是抑鬱的狀態。
▲ 會讓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
有網友留言說:小時候媽媽的脾氣很不好,會動不動的就朝我發脾氣,為了不讓媽媽罵,我就小心翼翼的,唯恐自己哪裡惹媽媽不開心,而我其實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是哪不對。長大後,我的性格也變得敏感多疑,十分在意他人的態度,一旦他人的態度有變化,我就覺得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好,就很自責。
著名的心理學家說:人的精神疾病與性格缺陷往往是童年時期造成的。
網友的性格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活在別人的世界裡,過多的在意別人的看法,從而忽略自己的主觀感受。就是因為小時候為了避免媽媽的語言暴力,而進行的自保行為——討好媽媽,長此以往,就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 會讓孩子自暴自棄
「你是個豬,腦子這麼笨」、「你是廢物,什麼事情都都做不好」,父母經常說這樣的話,會讓孩子陷入自我懷疑。而當孩子暫時遇到難題無法解決的時候,孩子就會想「哦,我真的很笨,我就是廢物,什麼都最不好」。那孩子以後就會自暴自棄,有研究表明,很多犯罪的青少年幼時均遭受過語言暴力。
三、父母怎麼避免語言暴力
▲ 教育孩子時,父母要好好說話
著名的心理學稱,在孩子犯錯誤需要改正的時候,正確的做法是,詢問發生這件事的原因,傾聽孩子的話,感受孩子的感受。最後,在孩子的心情穩定的時候,再給孩子講道理,這時孩子才能認真仔細的聽父母的教導。
有很多的父母教育孩子都是火急火燎的,先把孩子劈頭蓋臉的罵一頓。所以,拒絕語言暴力,就要學會怎麼好好說話開始。
▲ 揚長避短,父母要鼓勵孩子
孩子不是沒有長處的,有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但是動手能力很強,所以作為父母不能只看到孩子不好的一面。要多鼓勵孩子的長處,對於孩子的短處,父母要有針對性的培養,而不是在孩子做錯的時候,去訓斥他。
要多關注孩子身上的優點,客觀的評價自己的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孩子只是你們的孩子。
四、被語言暴力怎麼辦
被家人語言暴力,是件特別難過的事情,父母深愛著自己的孩子,關鍵時刻可以豁出自己的性命,但是卻用最惡毒的語言說孩子。這時候的父母就像一個刺蝟,想擁抱自己的孩子,卻刺傷自己的孩子。
如果曾經你是被語言暴力傷害的孩子,我希望你可以去相信父母,相信他們是愛你的。去原諒他們對你的傷害,只有這樣,你才能放過自己,走出被語言暴力的怪圈。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語言攻擊,就像我們用善良的眼睛去看待他人,但總有些人用做壞的惡意揣測別人。嘴長在別人的身上,我們也堵不住悠悠眾口,但是,你可以不要過多地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你可以試著讓自己變得強大。
語言暴力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那些傷害是無形的毒針扎在孩子的心裡,有的甚至讓孩子記一輩子。所以,為人父母,嘴下留情,好好對孩子說話。不要讓語言暴力,成為孩子一生的傷痛。
到訪人數:(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