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纖維化是存在於大多數慢性肝臟疾病過程中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肝細胞外基質(即膠原、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的瀰漫性過度沉積與異常分布,從而導致肝臟組織結構異常改變,並影響肝臟正常生理功能。
肝纖維化進一步發展可形成肝硬化,甚至引起門靜脈高壓或肝癌,導致肝功能衰竭。
目前尚無明確可用於臨床的抗肝纖維化藥物,主要通過治療引起肝損傷的基礎疾病來緩解肝損傷和炎症,並對肝纖維化進行防治。
1. 病因治療
各種病因如病毒、酒精、毒素、膽汁淤積或藥物等均可導致肝臟損傷,肝細胞外基質過多積累,從而導致肝纖維化。有效的病因治療可以減緩甚至逆轉部分肝纖維化。
病毒性肝炎:在病毒性肝炎中,引起肝纖維化的主要是慢性B型及C型病毒性肝炎。病因治療為抗病毒治療,旨在有效抑制和清除慢性肝炎病毒。
酒精性肝病:主要為戒酒和營養支持,在戒酒的基礎上,為患者提供高蛋白、低脂飲食,並補充多種維生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通常包括脂肪變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需患者控制體質量及改善相關的代謝紊亂。通過節食、鍛鍊或肥胖手術減少體重可以使NASH患者在組織學方面得到改善。
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BC)、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及相互重疊的所謂重疊綜合徵,主要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
其他類型肝病:藥物性肝損傷(DILI)患者停用導致肝損傷的藥物;根除血吸蟲病患者體內的寄生蟲;解除機械性膽道梗阻患者的膽道壓力等。
2. 抗肝纖維化治療
截至目前,尚無明確可用於臨床的抗纖維化藥物。下列藥物在動物實驗中顯示有較好的抗肝纖維化作用,但人體研究數據還有限,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甘草酸類製劑:衍生於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甘草酸和甘草甜素,具有類似糖皮質激素的非特異性抗炎作用,而無抑制免疫功能的不良反應,可改善肝生物化學指標、肝組織炎症和纖維化。
水飛薊素:是奶薊水飛薊中的一種天然黃酮成分,該化合物作為一種抗氧化劑可以減少肝損傷和纖維化。
糖皮質激素:可抑制炎症及免疫反應,用於治療AIH。
熊去氧膽酸:是治療PBC的主要藥物,可改善肝組織纖維化。
奧貝膽酸:具有利膽和肝細胞保護作用,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調節脂肪代謝,發揮抗炎和抗肝纖維化作用。
多烯磷脂醯膽鹼:具有抗氧化和抗纖維化的雙重作用,在酒精性肝病的治療中備受關注。
中醫中藥:國內已有部分中成藥顯示有一定的抗肝纖維化作用,並用於臨床治療,常見的主要包括扶正化瘀膠囊(片)、安絡化纖丸、複方鱉甲軟肝片等。但有待開展更多多中心規範臨床研究,以進一步證實其確切療效、安全性與作用特點。
參考文獻:
[1]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專業委員. 肝纖維化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2019年版)[J]. 臨床肝膽病雜誌, 2019,35(07):1444-1449.
[2]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 肝纖維化診斷及治療共識(2019年)[J]. 臨床肝膽病雜誌, 2019,35(10):2163-2172.
到訪人數:(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