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圖/美聯社
儘管美國一再提出警告,但包括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內,許多人都不相信俄羅斯真會入侵烏克蘭。大陸《環球網》指出,事實上,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八年前就曾提醒烏克蘭:如果要生存與發展,就不應該在西方與東方間抉擇、不應該成為一方反對另一方的「前哨」,不應該加入北約。
《環球網》指出,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舉行全民公投,逾九成投票者同意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在公投前的3月5日,季辛吉就在《華盛頓郵報》發文,表達他對烏克蘭問題的看法。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大陸社交媒體上,有人想起了季辛吉八年前的這篇文章。
《環球網》摘譯季辛吉這篇文章的重點。季辛吉說,「人們過多地將烏克蘭問題表述為一種攤牌:烏克蘭是加入東方還是西方?然而,如果烏克蘭要生存與發展,不應該成為一方反對另一方的前哨——而應該成為連結兩方的橋梁」。
文章稱,俄羅斯必須明白,如果強迫烏克蘭成為一個衛星國從而重新改變俄羅斯邊界,註定要重複俄羅斯與歐洲和美國之間相互施壓這一循環的歷史。
西方則必須明白,對俄羅斯來說,烏克蘭永遠不可能只是一個外國。俄羅斯的歷史始於所謂的「基輔羅斯」(Kievan Rus)。在數個世紀裡,烏克蘭是俄羅斯的一部分,此前,它們的歷史交織在一起。
烏克蘭西部主要為天主教徒,東部大部分則為俄羅斯東正教徒。西部講烏克蘭語,東部則主要講俄語。烏克蘭版圖中任何一方企圖主宰另一方——到目前一直是這種模式——最終將引發內戰或造成分裂。
季辛吉指出,如果把烏克蘭視為東西方對抗的一部分,那麼在未來幾十年裡,將俄羅斯與西方——特別是俄羅斯與歐洲——納入合作的國際體系的前景都將化為泡影。
他表示,烏克蘭獨立只有23年的時間,從14世紀開始,她一直處於某種形式的外國統治之下。毫不奇怪,烏克蘭領導人沒有學會妥協的藝術,對歷史觀的了解則更少。烏克蘭獨立後的政治清楚表明,問題根源出在烏克蘭政客竭力將他們的意志強加給這個國家拒不服從的那部分身上,先是這一派,接著另一派。
普亭則應該意識到,無論存在怎樣的不滿,軍事措施將會導致另一場冷戰。就美國來說,必須避免將俄羅斯視為一個被華盛頓制定的行為準則耐心教導的異端。
從俄羅斯歷史的角度而言,普亭是一位認真的戰略家,但了解美國的價值和心理並不是他的強項。同樣的,了解俄羅斯歷史與心理也不是美國決策者的強項。
在季辛吉看來,烏克蘭不應該加入北約,而應該追求類似於芬蘭的姿態。保持高度獨立性的同時,在大部分領域與西方合作,但也小心翼翼地避免與俄羅斯出現制度上的對抗。
關於兩岸關係,現年99歲高齡的季辛吉去年11月底接受CNN採訪時曾表示,他預期中國不會在十年內對台灣發起全面攻擊,但可預見的是,中國將採取行動,設法削弱台灣展現實質自治的能力。
為紀念「上海公報」簽署50周年,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24日舉行線上線下同步的紀念活動。《華爾街日報》25日報導,季辛吉為該活動提前錄製一段談話,呼籲華盛頓和北京進行「持續對話」並採取「克制行為」。
季辛吉稱,中美關係正處於脆弱階段,但「世界的安全取決於兩個最先進、技術發達的國家進行持續對話,並以合作的態度嘗試和實現解決分歧。這些是我們在這個階段面臨的關鍵議題」。
到訪人數:(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