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俄國為什麼要打烏克蘭?美國從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烏俄克赤海峽衝突:烏克蘭士兵(右)被俄羅斯士兵帶往克里米亞辛佛洛普法院(AP)


俄國為什麼要打烏克蘭??

這事件要很早之前說起,蘇聯在1991年瓦解之前,烏克蘭一直是蘇聯的一部分。但就在蘇聯治下,烏克蘭經歷了兩場影響巨大的歷史浩劫──史達林時期的大饑荒與1986年的車諾比核災(Chernobyl disaster),沉重的創傷使烏克蘭社會對俄羅斯抱有埋怨。

2013年,親俄的時任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欲凍結與歐盟簽署的《聯繫國協定》,親歐陣營發起示威,亞努科維奇遭國會罷黜。俄羅斯隨即強勢反撲,烏東親俄勢力上街抗議,莫斯科當局支持烏東地區的分離主義者與基輔政府作對,使烏東陷入戰亂。2014年3月,克里米亞半島(Crimea)更進行「公投」脫離烏克蘭、正式加入俄羅斯。親俄總統暗然下台。

對烏克蘭沒有歸屬感 克里米亞「脫烏入俄」公投爆發頓巴斯戰爭  導致萬人喪命

2014年當時調查數據顯示,當地「克里米亞」高達65.2%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僅占16%,國家認同便成了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

對烏克蘭相對沒有歸屬感的克里米亞,更曾在2013年政局動盪時,由議會出面請求俄羅斯維護秩序。隔年,克里米亞舉辦公投決定「脫烏入俄」,縱使烏克蘭當局主張公投無效,但因俄羅斯的軍事介入,現階段克里米亞實質上由俄羅斯控制。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後,烏克蘭境內的親俄分離主義分子更加蠢蠢欲動。眼看克里米亞改由俄羅斯掌管,緊鄰俄羅斯、位處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中的頓內次克(Donetsk)和盧干斯克(Luhansk),也仿效發起公投,單方面宣布脫離烏克蘭。為此,烏克蘭政府派兵鎮壓頓巴斯地區,隨後爆發頓巴斯戰爭,造成逾1.4萬人喪命。

停火協議不到一年 頓巴斯地區煙硝再起 測試美國態度 

此後頓巴斯地區零星衝突不斷,經由多方斡旋,俄羅斯和烏克蘭終於在2020年7月達成停火共識。不料,2021年4月起緊張局勢再度升溫,烏克蘭控訴俄羅斯在邊境集結軍隊,並說有27名烏克蘭士兵遇襲身亡;俄羅斯則聲稱「自己沒有威脅任何人」,反控烏克蘭的行徑「可能導致全面性軍事行動」。對此,評論家分析,俄羅斯的舉動,除了有展現軍事實力的意味,很有可能也是想藉此測試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對於支持烏克蘭的意願。

俄羅斯是全世界天然氣出口最多的國家 運輸需經過烏克蘭 

而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紛爭,不單只是兩國間的愛恨情仇,背後還牽涉了與歐盟、美國的經濟問題。由於俄羅斯是全世界天然氣出口量最多的國家,產量也僅次於美國,天然氣又是歐洲人非常需要的能源,運輸天然氣時還需要過境烏克蘭;因此歐盟對俄羅斯的態度並不敢太過強硬,多半是口頭關切、發出警告。倘若戰爭開打,歐洲各國仰賴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石油,恐怕面臨停止交易供應。

烏克蘭非成員國卻與北約互動密切 還共同軍演 也未遵守之前簽訂的協議  惹怒俄羅斯 

俄羅斯總統普丁曾指控,烏克蘭危機是歐美國家的不作為,與北約的侵略性東擴行為導致。2008年烏克蘭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試圖獲取更多西方國家支持,並遏止俄羅斯對烏克蘭邊境的侵略;然因遭到俄羅斯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一事遲遲未拍板。

即便烏克蘭尚未加入北約,但與北約成員國互動密切,北約也多次協助烏克蘭進行軍事改革與軍演,使得俄羅斯對於北約的東擴感到恐懼。俄羅斯再三要求北約承諾不讓烏克蘭加入,並中斷與烏克蘭的軍事交流,否則可能採取相對應的軍事行動。

俄羅斯同時聲稱,烏克蘭政府並未遵照頓巴斯戰爭結束後簽訂的《明斯克協議》、《新明斯克協議》中,烏克蘭應保障「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盧干斯克人民共和國」等親俄或俄語族群特殊自治主權地位的條款,反而不斷惡意杯葛、始終沒有進展,也成為雙方衝突點之一。

俄軍動作頻繁 烏克蘭遭三方包圍 網路遭駭客組織癱瘓 烏克蘭百姓個資外洩

自2021年以來,俄羅斯從西伯利亞、高加索與中亞邊境調來大量兵力,部隊行軍後,更將軍火與重型裝備留在烏克蘭邊境,並在邊界設立野戰醫院,北約情報單位亦發現俄羅斯正在大規模調集血庫,似乎暗示俄羅斯已經在為開戰做準備。

俄羅斯近期也與白俄羅斯展開聯合軍演,白俄羅斯透露軍演分為兩條路線,一條往立陶宛波蘭邊界行進,另一條則向烏克蘭集結,使烏克蘭在北邊的白俄羅斯、東邊的頓巴斯烏俄邊境、南邊的克里米亞半島遭到三面包圍。對此,烏克蘭示警俄羅斯已在邊境部署13萬兵力,國防部亦釋出軍演影片回應俄羅斯的施壓。

不料,今(2022)年1月13、14日,烏克蘭超過70個政府部門的網站與服務系統,遭到網路攻擊進而癱瘓,駭客組織還留下訊息,說烏克蘭人民的個資已經外洩。外界紛紛將矛頭指向俄羅斯,視為戰爭開打的前兆。

美國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美國:既想要穩定,又想要衝突

「俄烏爭議」歐盟的態度是顯而易見的,簡言之就是「置身事外」。所以,最終還是要看美國。烏克蘭就很清楚這一點。1月19日,澤連斯基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採訪時稱,等到「局勢升級」後再制裁俄羅斯根本「無法幫助烏克蘭」,他呼籲美國立即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對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1月23日接受美媒CNN採訪時,拒絕立即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稱此舉為時尚早,「制裁的目的是阻止俄羅斯的侵略」,「如果它們現在被觸發,就會失去威懾作用」——美國又怎會聽烏克蘭而行事?

美國方面的訴求很簡單:確保俄烏問題長期存在,若此既可遏制俄羅斯,又確保北約的合理性,還能阻礙「北溪二號」等俄歐合作,維繫自身在歐洲的存在——但是,與此同時又不能讓俄烏問題惡化乃至失控,以至於需要美國真金白銀出手應對。

俄羅斯已早早拋出兩份基本文件的草案,一者關乎俄美安全保障,二者關乎北約東擴,並要求與美國進行實質性討論。在1月21日同俄國外長拉夫羅夫會晤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終於表示,美國會針對俄方提案,在這周內給出書面回覆——有趣的是,據《華盛頓郵報》21日披露,美方要求俄羅斯對其書面回復內容保密。

言而總之,這一輪俄烏「軍事危機」的起因在於烏克蘭,會否爆發軍事衝突也取決於烏克蘭會否引火上身。至於俄烏關係、俄羅斯-北約關係和俄歐關係前景如何?前文提到的普京的戰略目標能否達成?便取決於俄美長期的博弈,甚至是取決於美國政治的演變本身了。


到訪人數:(5627)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留言檢舉,並告知是哪一篇,本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留言版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