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路
五十肩的正式名稱是「黏連性肩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另外也有人稱做冷凝肩、冰凍肩(frozen shoulder)。50肩發生的主因是肩膀關節囊組織發炎,導致肩膀疼痛、無法抬高而難以做到對側梳頭等動作。
美國亞特蘭大家庭醫學中心(Family Practice Center Atlanta)基礎運動醫學醫師、埃默里大學醫學院(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客座助理教授 Tyler Wheeler 審訂的一篇 文章提到,50肩最主要的症狀是肩膀疼痛與僵硬、導致難以活動伸展,除了單側肩膀的鈍痛以外,疼痛也可能延伸到上手臂,並可能在夜間加劇、影響睡眠。
文章中也列舉了不同時期的五十肩症狀:
根據美國骨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資訊網站 「OrthoInfo」資料,雖然五十肩的病因還未完全明朗,但已知有部分原因可能會增加50肩的罹患機率,包括:
除了五十肩,還有一種疾病,一樣都是慢性、看不出問題,不容易治療的,同時也常會被身邊人認為是裝病,需要去看身心科的,那就是–「 頸神經根壓迫」。
頸神經根壓迫跟五十肩的好發族群有所重疊,好發在40至50歲左右,近年來因為低頭及久坐辦公室習慣,有下修至35歲的傾向。此疾與五十肩最明顯的差別是角度的限制,兩者都會疼痛,但是病因及症狀則是有明顯的區別。
五十肩的病因 是「肩關節囊」「沾黏」的「發炎」反應,可以簡單想成關節囊被黏住,所以 在理學檢查時會有一種扳不動的感覺,而神經壓迫的疼痛是因為神經被周邊組織壓迫,可能是椎間盤,也可是骨刺等贅生物; 表現的症狀則以疼痛、手指麻木、感覺異常為主要症狀表現,活動角度並無影響。
人體的神經有明確各司其職的掌管分界,若有肩部部疼痛狀況,也可以對照下圖,看看是不是有明顯的不適區塊,則神經方面病變的可能性較高。
在「肩關節整體評估門診」常常會看見頸神經壓迫的朋友抱怨自己肩部問題一直無法獲得改善,四處求醫卻無法求得解決之道,過程中也不是沒有醫生說過是神經的問題,但疼痛酸麻的部位一直在肩膀,一樣舉不起來,才一直四處找能夠處理「肩膀」的醫生。
若是有肩部不適症狀,也可以先做做這簡易的線上測驗,初步看看可能的原因,在尋求醫療協助時能有個方向,也好把握治療黃金期。
*肩部疼痛自我檢測: https://goo.gl/nEpqiG
至於五十肩治療到底該動?不該動?許嘉麟醫師也曾在另一篇撰文中解答:由於50肩是肩膀關節囊沾黏導致,不論是藉由復健、手術開刀等方式,要根治就需要拉開沾黏的部分;而不該動的則是肩膀的肌肉與韌帶,因為當關節囊發炎時也可能連帶導致周邊肌肉、肌腱發炎,但軟組織急性發炎的時期則需要多休息,以免造成二度拉傷。
而「要動又不動」的五十肩復健運動該怎麼做?許嘉麟醫師建議:動作要「到位」才能活動到關節,而運動的時間不用太久,保持「少量」的活動也能讓發炎的肌肉、肌腱等軟組織充分休息。
以下則是許嘉麟醫師推薦的五十肩運動,但進行運動前仍須經由醫師診斷,才能確認是否適用五十肩的復健運動。 (*運動請量力而為,個人化進行)
日本知名健康諮詢師邱淑惠也曾建議,藉由按摩穴道的方式來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五十肩疼痛問題。例如腳底的無名指、小指之間,往下大約1.5~2公分處有「五十肩點」,食指根部到小指區域則與肩頸斜方肌有關,當肩膀不適時,按壓對側的腳底,就有預防或舒緩的效果。
此外,手腕的正反兩面,也分別有三個穴道有助改善五十肩不適。對照手指位置來說,手腕正面從大拇指到小指的方向,分別有太淵、大陵、神門,手腕背面則有陽谿、陽池、陽谷。按壓時以另一隻手的大拇指,按壓拇指下方穴位,另一隻手食指則按壓同一面的另外兩個穴位,同時被按壓的手腕上下擺動,即可達到緩解效果。
美國頂尖骨科醫學重鎮「特殊手術醫院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指出,五十肩治療的目標是減少潛在的發炎,並避免肩膀逐漸僵硬。非手術的治療通常是第一選擇,對於早期診斷出的五十肩效果較佳;而手術治療則是第二選擇,常用於較嚴重、或是非手術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案例。
包括抗發炎藥物、止痛藥物、物理治療等。醫師也可能推薦注射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對於五十肩早期病患,有助減緩疼痛,以及增加肩膀可活動的範圍。
此外,物理治療也是重要的一個部分,漸進式的伸展能夠幫助重建肩膀的可活動範圍。而實際針對病例該如何治療,則需由物理治療師進行評估以及個人化的治療建議。
麻醉下實施徒手矯正(Manipulation under anesthesia,簡稱MUA),是病患接受麻醉後,醫師會將患者的肩膀進行大範圍的活動,藉此分開沾黏的結痂組織,以提高肩膀的活動性。
關節鏡與關節囊擴張術(arthroscopy and capsular release)則是另外一種手術治療方法,通常使用在關節逐漸僵硬、疼痛症狀減緩的病患。接受麻醉後,醫師會在肩膀上製造小切口,利用關節鏡等器材觀察肩膀內的狀況,並針對剩下的發炎與結痂組織進行治療。
在接受手術後,病患也需要持續進行物理治療,以幫助肩膀復原。
作者簡介:許嘉麟,輝馥診所主治醫師、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專長:肩關節整合治療、五十肩治療、肩關節囊擴張術。
到訪人數:(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