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時常忘東忘西、記憶力變差,許多人第一時間聯想到:是不是失智症?這些年,老年痴呆已被正名為失智症,讓此疾病不再被污名化,人們對它也有愈來愈多認識。然而,經過1世紀,依舊沒有有效根治失智症的藥物。在平均8~10年的漫長病程中,除了認知退化,伴隨而來的妄想、幻覺、躁動等精神行為症狀,病人和家屬如何與失智症共存?
失智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黃宗正指出,當腦部神經元出現病變,處理訊息的能力就會出現障礙,造成各種認知功能衰退,甚至喪失。
而根據引發腦部病變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成以下3類型失智症: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失智症真正致病原因還不清楚,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失智症,不過還是有一些危險因子,可能提高罹患失智症的機會:
主要危險因子:
次要危險因子:
※只有老人才會得失智症?
雖然失智症以年長者居多,隨著年齡增加,罹患機率跟著升高,但也有65歲前就罹患失智症的患者,屬於年輕型失智症,一般認為和遺傳有關。年輕型失智症也以阿茲海默症佔多數,其次是血管性、額顳葉型失智症。
年輕型失智症患者通常症狀較嚴重、惡化速度快,而且對藥物反應較差,容易有較多精神行為症狀。由於病人較年輕,通常還在職場中,額顳葉型失智症又容易有脫序不當的行為,影響工作,往往對家庭經濟造成巨大衝擊。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失智症的表現會呈現在3個面向,包括生活功能、認知障礙和精神行為症狀,病人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表現:
大抵來說,失智症根據類型的不同,症狀也略有差異。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阿茲海默症以記憶力為核心,最開始會出現記性不好、 健忘,慢慢才出現幻覺、妄想、憂鬱、焦慮、甚至激動及攻擊行為。
但路易體失智症一開始就會出現幻覺、妄想,且起初記性還好所以常被忽略,沒有聯想到可能是失智症。
而額顳葉型失智症早期記憶力和方向感也都維持不錯,卻可能突然人格、性情大變,如果發病年紀又較早,容易被當成精神病或老後個性轉變,而忽略及早就醫。
賴德仁指出,病人最開始通常是有些抱怨而就診,例如憂鬱、記性不好等,醫師會先透過問診,了解病人的生活功能、認知障礙程度和精神行為症狀,再安排實驗室檢查、腦部照影及神經心理測驗,排除可逆性原因,並確認罹患何種失智症及失智症的嚴重程度。
黃宗正強調,現在失智症已經不再以「記憶力不好」為核心症狀,因為有些類型的失智症最開始不會表現在記憶力變差。因此,透過認知檢測量表,只要6大認知面向其中一項出現障礙、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就算是失智症。
特別要注意的是,賴德仁指出,老年憂鬱症有些會合併認知障礙而被誤診為失智症,或稱作「假性失智」。
可是有些憂鬱症確實是失智的前驅階段,因為大腦有病變,一開始表現在情緒上,後來就慢慢走向失智症。尤其65歲以後才第1次出現憂鬱症,更要小心可能是失智症前兆。
※健忘、記性差,我是失智症嗎?
當年紀增長,記性變差,很多人會擔心是正常老化還是失智前兆。其實正常老化和失智是不同的生理現象,以阿茲海默症的記憶退化來說,是新的記憶無法存進大腦裡,剛剛看到、聽到的事物馬上忘記,再怎麼提醒也無法想起來。
一般正常老化則是大腦仍可以存進新事物,只是不容易找出來,要花一些時間或經過提示才能想起來。比如看到一個人,明明知道自己認識對方,卻想不起名字,而過一陣子想起來了,就不用太過擔心。而且,失智症的記憶力退化會影響日常生活,並伴隨其他症狀,老化造成的記性變差則通常對生活沒有太大影響。
(圖片來源 / 康健資料)
神經科、精神科都可以看失智症,只不過有時失智症的診斷比較複雜,需要安排多項檢查,是神經科一直以來熟悉的領域;不過,蔡佳芬說,由於失智症時常伴隨精神、情緒行為問題,如幻覺、妄想、激動等,往往是家屬最大的照顧負擔,有時還要給予精神科藥物、運用照顧策略、給予家屬心理支持,這些則是精神科醫師擅長的。
賴德仁表示,現在兩科的分野不再那麼明顯,經常跨科合作,精神科醫師都具備專業診斷失智症的能力。現在也有老年精神醫學專科醫師及神經科醫師開設的記憶門診或失智門診,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也有推薦的失智症診療認證醫師,上該學會網站就能查到。
黃宗正建議,如果病人的情況較複雜,可以選擇到醫學中心就診,通常會有比較充足完善的儀器設備進行精準診斷;假使已經確診,也了解治療方向,則可回到社區診所固定追蹤就診,當有新的情況再回到醫學中心即可。
失智症的治療分藥物與非藥物。然而,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失智症,都只能透過藥物延緩惡化,無法根治;其他退化性失智症則無有效控制的藥物或方法,只能透過藥物控制具干擾性的精神行為症狀。
目前針對阿茲海默症的藥物最常使用的是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包括Donepezil(Aricept,愛憶欣膜衣錠)、Rivastigmine(Exelon,憶思能膠囊)及Galantamine(Reminyl,利憶靈持續藥效膠囊)。愛憶欣1天服用1次,副作用少,藥效也獲許多研究證實,使用相當普遍;有些人服用憶思能膠囊會腸胃不適,但現在已發展出貼片,藥效能維持24小時,也能減少腸胃不適。
近幾年由美國生技製藥公司Biogen旗下研發的新藥「aducanumab」被賦予高度期待,作用是清除腦內沉積的異常蛋白,被認為有望根治阿茲海默症。不過,儘管有初步證據顯示有效果,少數個案看起來確實有些異常蛋白被清掉,但證據力仍不夠強,未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可,尚在臨床試驗階段。
血管性失智症的治療則會朝向避免血管再度阻塞或出血,通常會使用避免凝血的藥物,如阿斯匹靈,相關危險因子也要積極治療或控制,例如三高。至於失智症的非藥物治療也有許多相關研究,黃宗正歸納出5個原則:
雖然失智症無法治癒,只能藉由藥物延緩病程或控制精神症狀,但臨床上,阿茲海默症有核准的用藥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能減緩病程惡化,副作用也可接受,因此醫師通常會建議使用。其他提高動機、改善憂鬱、焦慮、失眠、幻覺、妄想等藥物,有些家屬擔心副作用,或因為服藥後活動力提高,反而增加照顧負擔,因此猶豫要不要讓病人吃藥。
舉例來說,病人因為激動而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有些家屬擔憂這些藥可能增加中風或死亡風險。或者阿茲海默症病人通常較安靜、活動力低,有時服藥後會想出門、騎摩托車、到銀行,家屬反而擔心病人闖禍或發生危險。
可是,黃宗正表示,如果病人有精神病症狀卻不以藥物減緩症狀,例如整天發脾氣、懷疑家人、一直想往外跑、不睡覺,恐怕讓照顧者更疲於應付這些「不受控行為」,連家屬都產生憂鬱症。因此非藥物療法(如音樂療法、按摩、環境安排等)加上適當的短期精神藥物,常常是必要的。
對於精神行為症狀較輕的病人,醫師通常建議非藥物療法,較嚴重的病人,醫師就會考慮非藥物療法加上短期精神藥物治療,並向家屬分析用藥風險,盡量使用低劑量及短期使用,希望在幾個月內讓家人照護能力提升,長者的生活作息及活動正常化,之後就能考慮漸漸減藥或停藥。
雖然有些類型的失智症致病原因還不是很清楚,但去年《英國醫學期刊(BMJ)》一篇研究整理出19個有助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方法,其中10個顯示有高度證據,另外9個證據力沒那麼強,但仍有一定預防效果,且不只是預防,即使已經確診,搭配治療也有延緩疾病惡化的效用:
照顧失智症病人相當辛苦,必須預防意外發生,包括預防走失、進食意外、財務意外、交通意外等,賴德仁說。
其中,預防走失可以替病人佩帶愛心手鍊、在衣褲鞋帽縫上有聯絡方式的愛心QR Code布標、指紋捺印、衛星定位器等;居家可以裝設安全瓦斯爐、煙霧偵測器、浴缸自動止水等;進食則要留意藥物服用、過期食品及外觀相似、容易被混淆的食物,避免被長輩誤食;財務上,則要妥善保管重要文件、存摺、印章、金錢、鑰匙等。甚至也要考慮向法院申請輔助宣告或監護宣告,以減少被詐騙後無法挽回的局面。
「失智症之所以強大,成為全世界這麼大的負擔,是因為病人生病了,如果用一般人的邏輯會很累,家屬每天都很辛苦,」蔡佳芬說,而且失智症病人存活時間長、病況不斷變化,家屬跟著學習,「真的把這段歷程走完,家屬十八般武藝全部都會了。」
黃宗正在其著作《不被遺忘的時光:從失智症談如何健康老化》中,整理出幾個陪伴失智症患者可以掌握的要點:
黃宗正建議,有些病人後來會出現比較激動的行為,例如一直想要外出、不肯睡覺,建議在找醫生開鎮定藥物前,先分析可能的原因,例如是否喝了咖啡或服用某些藥物、或因某些感染而出現錯亂、甚至只是昨晚沒睡好而比較煩躁。研究發現,藉由聆聽音樂和替病人按摩,安撫情緒的效果不比藥物治療差。
到訪人數:(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