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高端疫苗8月23日開打,傳出有人接種後倒地、意識突然喪失等不良反應,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對此表示,個案大多血壓較低、心跳較快,推估應是「暈針」,檢查後皆無大礙、已經返家。究竟什麼是暈針?該如何避免?
暈針(needle phobia)又稱為針頭恐懼症,屬於一種「迷走神經反應」,是指人體在接受疫苗注射、抽血、輸血、中醫針灸等針刺過程中,因交感神經系統受到刺激、心跳上升、血壓升高,導致迷走神經過度矯正,瞬間心跳變慢、血壓降低,進而忽然身體不適、暈厥的現象。
引起暈針的原因有很多種,通常與打針時的心理壓力與恐懼感有關,如初次扎針、怕看到針頭、怕痛,有些人則是因為想起過去打針的不好回憶。另外,遺傳因素亦可能造成暈針現象,曾有暈針紀錄的患者下次扎針時也很容易再發生。
暈針通常發生在當事人注射當下,或注射後5分鐘內;有些人看到針筒扎在別人身上時,也會因感同身受,而發生暈針反應。另有少數案例是因為打針後感到餘悸猶存,過了5至30分鐘才發生不適。不過暈針與疫苗安全性無關,也不會造成健康後遺症。
暈針主要症狀包含全身性的發冷,以及臉色蒼白、冒汗、皮膚濕黏、手腳冰冷、頭暈目眩、噁心、嘔吐等。若伴隨焦慮、心慌,呼吸頻率可能上升或出現過度換氣,嚴重時則可能血壓下降、心搏緩慢或神智昏迷、暫時失去意識。但醒來後通常反應良好,不會有太大問題。
不同於暈針大部分是注射後立即發生,疫苗產生的「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則多半要過5至30分鐘才會出現,且九成患者會出現發癢、蕁麻疹、潮紅、眼皮或臉水腫等皮膚症狀,也會有頭暈、噁心、嘔吐、呼吸急促、低血壓、心搏過速、全身虛弱等現象;甚至可能失去意識,且醒來仍反應差。
至於疫苗常見「副作用」,多半出現在注射後1至3天,包括發燒、發冷、疲倦、頭痛、注射部位疼痛,或有嘔吐或腹瀉等症狀,但持續長度不會超過48小時。
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人很少會出現暈針現象;只有體質較虛弱、容易害怕緊張,或疲勞、飢餓等特殊情形時,比較可能發生。過去也曾有大規模疫苗接種(如校園)發生「聚集性暈針」,專家研判該現象多與接種環境、緊張情緒感染有關。另青春期少年因情緒容易激動,也是暈針的常見族群之一。
出現暈針症狀時,應盡快通知身邊護理人員,若頭暈則應立刻平躺休息,避免碰撞跌倒造成外傷。陪同者可以適時安撫個案緊張情緒,症狀輕者通常多喝溫水、休息30分鐘就能順利恢復。若不適症狀持續,則需由醫護人員進一步診治或詢問相關疾病史。
接種疫苗前應先吃早餐、正常進食,避免過飽或過餓。保持心情平穩,可以透過音樂、影片、聊天、深呼吸等方式放鬆情緒、轉移注意力。前一天也不要飲酒或熬夜,避免過度疲勞。
疫情指揮官陳時中也提及,現在護理人員技術佳、針具發達,打針幾乎沒有感覺,加上已有不少人已接種過第一劑,呼籲民眾不用太緊張。目前各大接種站都有休息區和緊急醫療設備,民眾打完疫苗應在附近「休息觀察15至30分鐘」,再由親友陪同離開。
若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後發生暈針症狀,之後還是可以接種第二劑,惟注射前可先告知醫護人員曾有暈針經驗,也能做好心理準備,避免過度緊張。或者選擇前往小型診所接種,減少受到環境緊張情緒感染的機會。
到訪人數:(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