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黃飛鴻形象元祖——論第一部黃飛鴻電影

2017年成功舉辦的「電影.社群.百年嶺南洪拳」展覽,於2018年1月移師城市大學繼續展出。展覽雖然以林世榮和劉家良兩位宗師內容為主,但亦有涉及廣東洪拳宗師黃飛鴻電影介紹。展覽以外,本文將會談談首兩部在香港拍的黃飛鴻電影,看看當年黃飛鴻電影甫出,如何確立之後系列先河,元祖電影與後來系列,又有何不同?

分為上下集的首部黃飛鴻電影

胡鵬導演

首部黃飛鴻電影,是以上下集形式發行,於1949年由胡鵬導演的《黃飛鴻之鞭風滅燭》和同年《火燒霸王莊》。電影甫出大受歡迎,令黃飛鴻成為南拳宗師代表,而這電影系列一拍數十年,至今拍了共百部《黃飛鴻》電影,並獲拍攝集數最多電影之健力士世界紀錄。當中由胡鵬執導共五十九部,令他成為拍過最多《黃飛鴻》電影導演。七十年代以後《黃飛鴻》不斷翻拍創新,使這系列於這半個世紀成為香港武打片一個深入民間,威名海外的品牌。

據胡鵬導演回憶錄《我與黃飛鴻》中所述,四、五十年代武打片題材離不開少林五祖,或方世玉、洪熙官等少林南傳故事,動作場面都是把大戲舞台上的北派招式搬上銀幕,花拳繡腿,沒有真實感,令武打片票房不斷下跌。片商為救危局,在影片菲林上逐格繪上七彩打通,令銀幕打鬥場面充滿飛刀飛劍,將神怪與武術融為一爐,結果更令武俠片票房雪上加霜。

關德興

四十年代末,有一次胡鵬與電影撰曲人吳一嘯閒聊,得知吳一嘯曾拜廣東拳師黃飛鴻門下習武,於是靈機一觸,希望發掘現代版「方世玉」。及後胡鵬更拜會黃飛鴻再傳弟子,任職傳媒的朱愚齋先生,蒐集黃飛鴻事蹟。不過最後電影出街,內容並未有採用朱愚齋於報章連載《黃飛鴻別傳》內容,而男主角亦由起初選用吳楚帆,改用關德興。據胡鵬所述,因吳楚帆沒有功夫根抵,做不到「力」與「勁」真功夫,而關德興是著名粵劇武生,有「愛國藝人」美譽,亦先後與胡鵬合作過多部影片,故起用關德興,怎料關德興一演黃飛鴻便演足數十年。

電影 YouTube 連結:

《黃飛鴻鞭風破燭》

《黃飛鴻火燒霸王莊》

較具市井風的先幾齣《黃飛鴻》電影

正如很多電影史研究者提及,最先幾齣《黃飛鴻》電影,在風格上較具市井風氣。黃飛鴻雖然多番教誨徒弟不可以武生事,但總的來說戲中的黃飛鴻卻是勇悍十足,一遇到無禮小覷,更會憤憤不平(上集片段:55:02),絕不如我們現在傳頌那個黃飛鴻謙恭忍讓,以德服人。

相對於後來作品,一些以當年而論有違男女之防的情節更見於電影中,例如黃飛鴻為反派暗算,撇下徒兒負傷逃走,躲入一戶人家閨女房中;戲中更有梁寬(曹達華 飾)到妓院嫖妓,與嫖客一言不合便開打的情節。整體來說,整個故事步局質素參差,欠缺完整刻劃,如上集有一半情節講述黃師父師徒救了一位遭流氓勒索囚禁的商家夫人,故事下半節卻突然一轉講述黃飛鴻與黃貔貅的過節,而這情節橫跨下集引出白頭甫(石堅 飾)對戰黃飛鴻,總的來說就是有些不連貫的情節穿插兩集當中。會發生這情況,可能如石堅晚年訪問所說,因為當年電影賣埠要提早交易,劇本未規劃好便要開拍,所以劇本質素差。

《黃飛鴻火燒霸王莊》劇照

除了電影,更是保存嶺南國粹

另外,要留意一點的事,當年視像不普及,《黃飛鴻》早期電影有保存嶺南國粹的用意,所以片中不乏安排一些橋段,讓戲中出現一些嶺南舞獅、戲曲和拳術演示硬橋硬馬,打真套路情節。用現在的眼光看,這些場面很刻意安排,佔時長而又對劇情無幫助,所以觀眾應以保存國粹這角度方能理解。

例如上集一開首講梁寬拜師,黃飛鴻便指著堂上畫像,講述由至善禪師、陸阿采到黃麒英師承關係,更述及鐵橋三教黃飛鴻鐵線拳,亦囑後人尊其為師祖,頗有向洪拳歷代師祖致敬意味。(上集片段:8:10)

又因關德興本不諳洪拳,電影為求迫真,邀請黃飛鴻再傳弟子梁永亨任武術顧問(電影後來系列才找來劉家良父親劉湛任武術指導),並情商多位當時在香港開館授徒的洪拳師傅,如陳漢宗、潘季一等粉墨登場,客串演出,並專門安排機會讓他們耍「鐵線拳」(上集片段:9:41)、「虎鶴雙形拳」和「五郎八卦棍」(上集片段:45:21),並由關德興在旁解述。

此外,下集中黃飛鴻更回答弟子提問,講解「無影腳」為何有此命名,全因上身以雙手遮檔敵人視線,再以踢腿攻擊敵人(下集片段:45:00),這種以拳理解釋,遠比後來徐克版黃飛鴻帶誇張的拍法來得寫實。以前習武,除了拳經外,便依賴師傅親身示範,閒人根本無法透過影像欣賞拳術,所以影片一出,全港哄動,武術界人士更爭相捧場,希望見識「真功夫」。

真功夫也要用特技

最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齣《黃飛鴻》電影,亦有運用特技技術把武打觀賞層次更升級。在上集《鞭風破燭》最後一幕(上集片段:1:10:40),黃飛鴻以一招鞭風使勁下,把左右兩排二十四枝蠟燭悉數熄滅。這些在武俠小說中才出現技藝,在現實中絕無可能,胡鵬導演為拍出效果,故要借用特技。

據他憶述,首先「把竹竿分節鋸成一段段,造成假蠟燭,分左右兩排插在木加上,每段竹節上端,注入一些生油,竹的中心,貫入一根可以燃點的棉繩,棉繩的另一端,集中在一起。在適當時候,可自由拉動。」拍攝時鞭風一過,「持技組員工把棉繩向下急拉,頓覺燭燄盡熄,且喜尚餘一縷輕煙,簡直可稱天衣無縫。」當年這種拍攝技巧已幾可亂真,後來甚至乎有人問胡導演,關德興可真的有這鞭風熄燭的功夫?

參考書目:

胡鵬《我與黃飛鴻》

陳墨《中國武俠電影史》

蒲鋒〈鴻飛那復計東西─黃飛鴻電影的轉變歷程〉,收錄於馬傑偉主編:《普普香港:閱讀香港普及文化2000-2010》

來源


到訪人數:(86)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留言檢舉,並告知是哪一篇,本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留言版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