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幾件事就能預防大腸癌找上門
圖截自pixabay.com
台灣平均每50分鐘,就有一個人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 所幸只要早期發現,大腸癌的治癒率可高達八成。掌握三個關鍵,你就能有效擊退大腸癌。
一、定期接受早期診斷
其實,大腸癌的罹癌人數雖然高居全國之冠,但它的治癒率並不低,若能早在第一、二期發現,五年的存活率可高達八成多。但因為國人接受篩檢的意願低落,在50~69歲的民眾中,約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接受過糞便潛血篩檢,導致半數以上的民眾發現罹癌時已是中後期,馬偕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劉建國指出。
「會擔心跑來檢查的人,問題通常都不大,真正需要擔心的人,反而沒出現,」劉建國語重心長地表示,因為大腸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且一個人是否會罹患大腸癌,基因和環境是重要因素,想對抗大腸癌,最好按時接受檢查。
目前大腸癌的檢查方式包括糞便潛血篩檢、乙狀結腸鏡、大腸鏡、以及X光大腸鋇劑顯影等四種,該做哪一種比較好?
劉建國建議,應該依照個人家族病史及生活型態做判斷。
●年紀在50歲以下,且沒有任何危險因子:若無特別症狀,只要做糞便潛血檢查就足夠。若結果為陽性,進一步再做大腸鏡檢查。
若是大腸癌的高危險群,則最好做一次腸鏡檢查,日後再定期回診:
●50歲以上:每年固定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之後每5到10年,可再做一次乙狀結腸或大腸鏡檢查。
●有息肉病史:視發現息肉時數目以及病理切片而定,每3~5年做大腸鏡檢查。
●有個人病史:如有慢性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患者,最好每2~3年做一次大腸鏡追蹤。
至於何時該選擇乙狀結腸鏡或X光大腸鋇劑顯影檢查,劉建國說,因為這兩種對腫瘤的判斷率不如大腸鏡來得高,除非真的很害怕做大腸鏡,或者醫生高度懷疑病人的病灶是在乙狀結腸或直腸,否則一般來說,還是會建議病人直接做大腸鏡檢查。
而且做大腸鏡檢查的另一個好處是,若發現瘜肉,當場就能切除。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主任王輝明指出,大腸癌直腸癌有80%以上是由瘜肉長大變化而來的,若趁瘜肉還沒有變成惡性腫瘤前就切除,可以降低未來5~10年的罹癌機率。
但需要提醒的是,民眾得先確定醫療團隊是否有足夠技術做瘜肉切除手術。因為有些健檢中心只切小的瘜肉,不切大的瘜肉,民眾日後就得到大醫院再受一次苦。
而且,這樣的方式還可能造成原本良性的組織感染到癌細胞。劉建國說,惡性瘜肉的表層組織會自動剝落,可能經切除小瘜肉的傷口,感染到其他良性的組織。「如果對方無法提供完整的技術,不如直接改至大醫院做檢查,」劉建國說。
有經驗的醫生,會在了解腸道內所有狀況後,於退出腸鏡時再做瘜肉切除手術。並且優先切除較危險的瘜肉,化驗確定為良性時,日後才切除較小的瘜肉,劉建國提醒。
二、有可疑的症狀時,應該趕緊就醫
大腸癌早期的症狀不明顯,而且糞便出血時,很容易被誤認為是痔瘡。該怎麼區別究竟是痔瘡,還是大腸癌?一般可以出血的顏色以及是否伴隨其他排便異常的狀況來做初步判斷。若痔瘡出血顏色呈鮮紅,較可能是因排便時用力擠壓造成靜脈出血;出血顏色偏暗紅,則比較容易是癌細胞侵襲、破壞正常組織後,血液留在腸內一段時間才隨糞便排出。
但要小心的是,若腫瘤靠近肛門,也可能排出鮮紅的血色,因此還得注意有無合併其他症狀。如出現以下情況,最好趕緊就醫檢查:
●排便次數改變(例如從每天1次變成4~5次)
●排泄物形狀改變(變細、變小或不成形)
●排泄物的顏色改變(鮮紅、暗紅或黑色等)
●出現貧血、便秘或腸阻塞
●不明原因腹脹痛、貧血、體重減輕
不過,劉建國表示,若是同時有痔瘡與大腸癌,除了出血但是沒有其它症狀,在初步檢查時,很難馬上診斷出來。因為當病人告知出血時,會先用直腸鏡檢查,若直腸段上端沒有其他出血情況,且病人沒有大腸癌的危險因子,通常也只能先判定問題只在直腸或肛門。「所以才會說,仍然要定期做糞便潛血篩檢,」劉建國說。
三、遠離危險因子 落實「離癌」生活
大腸癌近年來在國內盛行率不斷攀升,除了基因的因素,其他被視為危險因子的還包括,高油、多肉的飲食型態、肥胖、缺少運動、以及抽菸等。
其中學者認為最大的原因是,環境中大量增加的致癌物質污染飲食,其中又以動物性食物風險最高。當致癌物質累積在腸道內的時過久,就可能引起各種病變,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憂心地說。
雖然基因無法改變,但若避開這些危險因子,仍然有助於預防腸癌的發生,最好現在就開始改變你的生活型態與飲食:
1.少吃肉類(尤其紅肉)、油炸、燒烤食物 少吃肉類可減少吃下致癌物機會,且肉類經燒烤、醃製後,也會再釋放出更多致癌物質。國外一項大型研究發現,嗜吃紅肉、炸薯條等高油脂食物的女性,比一般人多出50%罹患大腸癌的機會。
2.多攝取纖維含量高的蔬菜、水果、或全穀類 纖維可以增加糞便容量,稀釋致癌物,也可促進排便,減少致癌物與腸壁的接觸機會。每天應至少攝取25克。
3.保持健康的體重 將BMI(身體質量指數)控制在18.5~24理想範圍內;腰圍(約通過肚臍位置,且於吐氣時測量)以台灣男性不超過90公分(36腰)、女性80公分(30腰)為標準。
4.多運動 日本厚生勞動省過去發表一項大規模(6萬5千人)的追蹤調查指出,運動量較多的男性,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幾乎不運動的人少了三成。
5.適當補充營養素 國外調查發現,葉酸、硒、維生素B6能降低罹患大腸癌機率,每天一顆綜合維他命就能補足所需。
6.多補充益生菌、益生菌有助分解腸道內的毒素,並且可以抑制腸道內分泌發炎因子的壞菌,日本兵庫醫學院教授曾經做過一項四年的研究,發現補充益生菌的腸癌病人,術後復發的機率較低。
除了多吃優酪乳、乳酸菌或泡菜外,也可多攝取能幫助腸內益菌生長的食物,包括含水溶性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菇類、海藻類,以及富含寡糖的食物,如牛蒡、洋蔥、蘆筍、大豆等。
7.不抽菸 多項研究指出,抽菸者長大腸瘜肉的機率是不抽菸者的2倍。
到訪人數:(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