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總愛問「為什麼?」
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學家,他們觀察入微,對每件事都尋根究柢,他們愛發問,愛思考,常把「為什麼?」掛在口邊,對事物背後的原因,窮追不捨,經常挑戰大人的耐性。
哲學思維的鍛煉有助我們反省日常生活、分辨對錯,思考人生的方向和意義。不過,香港有關兒童哲學的範疇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坊間富趣味而又適合幼齡兒童閱讀的哲學圖書為數也不多。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思考
當孩子提出問題時,如何引導孩子思考、有層次有邏輯地分析並回答問題,對父母而言,相信是一門很大的學問。由法國作者瑪麗.歐碧內、關娜耶勒.布雷、馬提厄.德婁貝撰寫的《問個不停的小孩,加斯東》可能是父母「居家必備」的解難良方。
故事主人翁是加斯東,這個「問題小男孩」向大人提出各種難題,包括「為什麼大家不一樣?」、「為什麼會打架?」、「出生之前我在哪兒?」、「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有壞人?」、「死是什麼?」等等,通過加斯東與大人的不斷發問對答,圍繞着自我成長、人際關係、社會正義和生死等各種議題展開討論。
討論善惡
猶記得在觀看短短一個多小時的《小飛象》電影時,每有新角色出場,我的女兒便緊張地問:「他是好人抑或壞人?」深怕這人物會傷害小飛象。所謂難為正邪定分界,人物性格多是立體的,實在很難斷言一個人是好人抑或壞人。然而,孩子天真爛漫,他們的世界是簡單的,黑白對立截然二分。
書中,加斯東問老師為什麼會有壞人?老師的答案十分細膩,她指出,人生不是卡通,好人和壞人之間沒有十分清楚的界線,沒有單純的好人和壞人,好人和壞人的特質可在同一人身上出現的。
討論存在
一次,孩子正在做功課的時候,忽然放下鉛筆,煞有介事問道:「媽媽,究竟我是不是『真的』在做功課,你怎知道我是不是在睡夢中做這事情?」由莊周夢蝶到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是否真實地存在確是很沉重的課題。
書中探討了生命起源的問題。加斯東問父母生命的源頭,「生命是從哪裏來的?」,爸爸從理性、科學的角度解說,說有可能是長時間自然演化而來的,媽媽則從宗教信仰的角度回答,說是上帝創造的,討論得十分全面,言簡而意賅。
討論死亡
兒童都喜歡美善,他們都不願看見血腥或不幸的畫面。夜深人靜,相信每個孩子都曾熱淚盈眶地問過父母,「你會死嗎?」、「死後,我們會再見面嗎?」我們應如何跟孩子討論死亡?
書中對死亡展開討論。凡人終有一死,但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為世界增添色彩,就算是已離世的親人,我們都仍深愛他們,以自己的方式紀念他們。他們變成塵埃埋在地下,有可能到了另一世界。父母毋須對死亡避而不談,可幫助孩子正面理解生命的意義,因為死亡是無可避免的。
哲學絕非虛無縹緲、不切實際的東西。哲學的思考方式可教會我們理解身居其中的世界。在電子科技當道、資訊過分雜亂氾濫的今天,大家都喜歡看圖「速食」,少有有節有理的討論或對話,哲學教育中重視培養邏輯思考、分析能力顯得尤其重要。
到訪人數:(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