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父親的陪伴時間長短,將重大影響孩子成長
圖片|來源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傳統觀念中,父親都不是一個在生活上應該照料孩子的人。男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看作是家庭的物質供養者,「男主外,女主內」是一個核心家庭的典型範本。就連英語中,mother 這個詞本身也包含有「養育」的含義,而 father 的另一重含義則是「創造」。
不過,從上世紀 70 年代開始,「父親養育」(father involvement)的概念越來越多地被關註和提出。對父親的期待,已經從給家庭提供物質支持的人,變成需要和母親「共同養育」(co-parenting)的關係。
這是因為,父親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總體參與度仍然十分不足。身邊常見到年輕的母親,抱怨父親並沒有從沒有孩子的狀態中切換過來,沒有參與養育的興趣與責任感。很多人雖然在父母完整的家庭中長大,卻很少在被養育的過程中感受到父親的存在和影響。
在你的成長歷程中,父親在多大程度上養育了你?為什麼父親的養育是重要的?在父親節快要到來的時候,我們想要和大家探討一下「父親養育」這件事。
為什麼父親需要參與養育?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介紹過,父親的養育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它會影響到孩子今後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學業表現、身體和精神的健康、社會性的發展、成年後的親密關係,等等。(具體可以參見今天的二條回顧文章)盡管在對孩子的撫養參與中,父親和母親並不一定會顯現出與性別相關的觀念和行為差異,但是根據一系列研究,與母親相比,父親仍然會一些方面表現出特殊的正面功能(Wilcox, 2013a; Wilcox, 2013b; Allen & Daly, 2007):
1. 認知發展:父親的溝通特點,會對孩子的認知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在針對 6 個月嬰兒的研究中已經發現,與母親相比,父親在和嬰兒交流的過程中,會提出更多「是什麼」、「為什麼」、「在哪」這樣的「Wh(what / why / where)」類問題,這就使得嬰兒在溝通中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使用長句、復雜句的次數也更多。在學齡前和進入學校後,那些與父親有更多交流的孩子,會表現出更高的認知和表達能力。
2. 促進獨立與冒險:從嬰幼兒時期開始,父親和孩子的互動模式就以身體的游戲為主,比如母親往往會用同一個姿勢將孩子抱在懷裡,但父親則會用各種方式和他們玩耍,甚至會讓他們在空中旋轉、飛來飛去,這些游戲中都包含了激勵、興奮和不可預測性。一個針對父親和母親教孩子游泳的研究則發現,父親會更多地鼓勵孩子深入水下,在孩子游泳時待在他們身後,令孩子獨立面對前方;而母親則更多地站在孩子前面,希望自己一直保持在孩子的視線當中(Le Camus, 1995)。父親的養育方式,能鼓勵孩子獨立、開放地面對外部世界,勇敢地面對不熟悉的情境,在面對困難時表現出較強的承受能力和修復力。(Allen & Daly, 2007)。
是什麼阻礙了男性「成為父親」?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生活中,盡職盡責的父親並不多見。
父親參與養育的確會受到現實因素的限制。如果要男性更多地參與家庭養育,他們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但在現實中,盡管女性的工作時長在不斷上升,男性的工作時間總體上仍然更長,他們也更難取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父親仍然更有可能被認為是家庭的主要物質供養者,他們可能要將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為家庭提供經濟支持中。
除了現實因素,還是一些社會和心理的因素在阻礙著男性真正地「成為父親」。那麼,是什麼阻礙了男性更多的投入到對孩子的養育中?
1. 男性沒有被撫養成一個「可以撫養他人的人」
- 沒有習得養育技能(parentingskills):
盡管社會已經越來越多地認可「奶爸」的身份,父親的照料也被證明對母親在孕期、孕後的精神狀態有利,並能夠有效避免母親的產後抑鬱,但是對於一個男性來說,關心和照顧孩子的舉動,比如給寶寶換尿布、洗澡、哄睡覺等等,都還可能會被和「缺乏男子氣概」聯系在一起。當男性自己被撫養長大的時候,他們所受到的教育的重點也很有可能被放在「開拓世界」,而不是「照料他人」的部分,很多父母自己也會被對男性的刻板印象所影響,認為男孩子不需要做家務。因而,當一個男性成為父親,他們可能仍然會羞於習得這樣的技能。
- 缺乏男性作為照料者的榜樣:
在一個男性成長的環境裡,父親往往是他生命中的第一個男性的形象,也是關於男性的最初模板。但很有可能,一個男孩會看到,自己的父親在家庭中作為照料者的部分是缺失的,也很少和自己有情感上的交流,那麼當他們長大成為父親時,就會自然而然地以父親作為榜樣,不去學習「成為父親」。
- 沒有習得建立依戀關係的能力:
在父親對子女的養育中,父親和子女能否形成依戀關係,以及他們之間依戀關係的質量,都是至關重要的。但在社會對男性的要求中,「情感豐富」這樣的詞匯往往和男性身份是割裂的,他們在關係中會較少地交流情感,尤其是在兩個異性戀男性的關係中。因此,一個男性成為父親時,他可能會不知道如何去和孩子建立依戀關係。
2. 男性在家庭中的參與程度,更容易受到關係 / 婚姻滿意度的影響
近年來對於「父性」、「母性」的研究,已經更傾向於把父親 / 母親對子女的教養,放到父母「共同養育關係」(co-parenting relationship)視角中去看待。也就是說,父親對孩子的養育和影響,不僅僅是由父親與孩子的直接溝通和相處決定的;而是與父親-母親的關係、母親 – 孩子的關係、父母 – 其他成年人的關係都有關。父母對彼此的養育角色、方式的態度,都會極大地影響他們和孩子的關係。
研究表明,與女性不同的是,男性更容易把與伴侶的關係和與孩子的關係看作是「打包」在一起的對象。因此,父親和母親之間浪漫關係的質量、婚姻的緊密度,與父親對孩子的養育和關係密切相關,但與母親-孩子的關係則沒有明顯的相關。如果父親對於婚姻和伴侶的滿意度較高,那麼他們和孩子的互動會明顯更多,參與照料的時間和質量明顯更高(Feldman, 2000)。
而且它們之間的聯系是雙向的,即在父母關係質量高的情況下,父親參與養育的程度會更高;反之,父親參與養育的程度高的時候,也會加強婚姻或關係的穩定程度,提高關係的幸福感(Allen & Daly, 2007)。
3. 一些作為「看門人」的母親,也在阻礙男人承擔父親的角色
最後,如果母親認為養育孩子是兩個人共同的責任,鼓勵父親參與養育,並肯定父親擁有較好的養育能力的話,那麼作為父親的男性參與養育的程度會更高,對作為父親的角色認同也更強。尤其是,如果在父親看來,作為母親的女性是支持自己參與養育、相信自己能夠養育孩子的,那麼就會推動父親參與養育(Fagan, J., & Barnett, M., 2003)。
研究者認為,在養育孩子上,母親應該和父親是「合作者」(collaborator),但實際上,一些母親並不能夠把自己放在「合作」的位置上,並不允許父親更多地參與養育。在Allen & Hawkins(1999)針對 622 個雙薪家庭的研究中,有 21% 的母親都充當了父親 – 孩子關係的「看門人」(gatekeeper)角色,她們對於父親參與養育持有矛盾的態度,一方面她們非常需要有人來分擔養育的勞動,但同時又會有許多顧慮,不願意移交出養育的權力,從而阻礙父親參與子女養育(Allen & Daly, 2007)。這是因為:
- 母親不願失去作為家庭事務「最終責任人」的掌控地位。
在一些母親看來,她們理應是那個對家庭事務最終負責的人。因此,與家務有關的規則必須由她們制定,比如,在如何管理孩子的衣食住行上,她們認為自己應該擁有更高的發言權。
這一方面是由於她們對男性養育技能的懷疑,因此可能會主動選擇不將照料任務交給父親。有些女性會報告稱,由於父親一方的養育技能不足,她們常常在父親完成照料後,自己還要重新做一遍。
另一方面,她們會將處理家務、照顧孩子看作是自己在家庭中占有絕對權力的一塊領地,也是她們家庭地位的一部分。而如果讓父親參與到養育,尤其是參與到規則制定上,她們擔心會對這塊領地失去控制。
- 女性需要通過照料,來獲得「母親」身份的確認。
對於一些女性來說,她們需要通過承擔大部分甚至全部的照料行為,來完成對自己「母親」身份的確認。她們可能會將作為妻子和母親的自我價值感,和一個乾凈整潔的屋子、被小心照料的孩子聯系起來,認為只有很好地完成了這些家務,才是一個合格的妻子和母親。此外,她們作為母親的自我認同也會受到他人的影響,比如她們會認為,親人、朋友、鄰居都會通過是否很好地完成了照料任務,來判斷自己是否是一個好妻子、好母親,這是她們作為女性的價值受到認可的重要因素。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父親參與養育的程度?
父親在家庭中的參與程度主要由4個方面組成: 互動程度(包括游戲、照料、溝通等等),可及程度(孩子覺得在自己需要父親的時候,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對方的回應和支持),盡責程度(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孩子成長所需要的資源需求),社會資本的建立(父親是否建立起了幫助孩子成長、融入社會的支持網路)。因此,如果你想要評估自己或者自己的父親是否有足夠的參與養育程度,可以對照這 4 個標準。
而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更好的父親,可以嘗試:
1. 拋棄性別偏見
不要使用二分法去看待照料家庭這件事。現在有一些針對父親養育的項目,都倡導父親和母親形成「交叉的性別角色」,雙方都既可以作為為家庭賺錢的人,又可以成為照料孩子的人,而不進行所謂的細致「分工」。因而,父親和母親在面對照料任務時,不要去考慮這件事「應該」由哪一方來完成,不要用性別角色來框定自己。
2. 多留一些「品質時間」(Quality Time)給彼此
「品質時間」,指的是在這些時間裡父親和孩子在進行積極、健康、雙向的照料和互動。很多父親在和孩子待在一起時,並沒有良性的互動,而是「各乾各的」。因此,永遠不要去計算你和孩子在一起待了多長時間才是「好爸爸」,而是問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我能夠做什麼?」你們相處時間的質量和活動方式,遠比時間的長短要重要(Fogarty, K., & Evans, G., D., 2005)。
什麼是品質時間呢?
考慮幾個你最近和孩子相處的情境,然後問自己如下幾個問題:
在這段時間裡,孩子是你註意力的中心嗎?還是說,你只是讓他們有事可做,自己則在旁邊做別的事情?
你真正地參與了他的活動嗎?你對孩子來說是「可及」的嗎?
在這段時間裡,你們進行的活動是彼此都感興趣和喜歡的嗎?
你是否會日常地投入時間和精力在和他的互動上,而不是只有方便或有空的時候才會陪他?
除去帶有目的性的考慮,你是否真心地對於和孩子在一起度過日常時光而感到快樂?
你是否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註意通過互動來幫助他習得某種新的技能,這種技能會對他的身體 / 精神 / 社會性發展有益?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麼你們應該度過了很多「品質時間」,你對他的養育也會起到許多積極作用。而如果不是,則你可以朝著這些目標去調整你的照料方法。
作為父親,你需要時時提醒自己的是,「供給」(providing)不等於「養育」(parenting),供養孩子和家庭只是「盡責」的一部分體現,更不能因為提供了豐厚的供給,就認為自己已經盡到了義務。有些父親會說,「我給你提供了這麼多的好東西,辛辛苦苦把你養大,為什麼你還是不滿意?」但是,你給予孩子的積極關註和愛,在他的生活中真實的存在和參與,永遠是比滿屋子的玩具、高檔的社區和學校更昂貴的東西,也是更能夠被孩子敏銳感知到的東西。
其實,就像我們在文章開頭說的那樣,不僅父親參與教養對孩子有諸多好處,對孩子的教養這件事本身,對於擔任父親角色的男性來說也是有益的。你的養育會使你們建立起良好的關係,能夠使你得到充分的回饋。對於很多男性來說,這可能也是學習表達情感、提高共情能力的第一次機會,他們可以通過學習成為一個父親,來學習拾起那些缺失的技能。
在人生裡,這樣的機會並不多。以上。
到訪人數:(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