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推薦到台灣必吃的當地小吃

許多國內外明星到台灣來,離開時最常懷念的就是台灣夜市文化及小吃美食,也因此,台灣美食在世界各地算是小有名氣,有些美食像珍珠奶茶還紅到國外開店呢。

在台灣小吃的意義重大,它的哲學就是大家會經常吃而且要吃得好。台灣的小吃結合了當地、閩南,潮州,福建以及日本的佳肴。這種食物間聯姻的形式加上台灣本身就擅於創新創意,因而造就台灣各色各樣的美味,也讓遊客每到台灣就會想品嚐道地的台灣小吃。

隨著不斷的創新調整,但,好吃的傳統台灣口味還能屹立不搖的台灣當地小吃,在這裡就精選20種到台灣必吃的當地美食。

魯肉飯

滷肉飯在台灣被視為極具台灣特色的民眾小吃,南北有不同的意義。在北台灣,滷肉飯為一種淋上含有煮熟碎豬肉(豬絞肉)及醬油滷汁的白飯的料理,有時醬汁裡亦會有香菇丁等的成份在內,與焢肉飯不同,而此種作法在南台灣稱作「肉燥飯」;「滷肉飯」在台灣南部是指有著滷汁三層肉的焢肉飯。另外,南部肉燥飯使用炒香肉燥,北部滷肉飯使用滷汁絞肉,外觀相似,作法並不相同。

在台灣是一個很常見的小吃,通常一般小吃店、夜市都看的到,由於價格不貴,遊客來台灣多少都會吃看看,算是很平民化的美食了。

 

牛肉麵

臺灣早期為農業社會,居民為了感恩牛隻辛勞而有不食牛的習俗。因此,臺灣的牛肉麵歷史並不長,係由二次大戰後移居臺灣的外省居民所創,現在台灣牛肉麵已發展成台灣特色的食品,一般區分為「清燉牛肉麵」和「紅燒牛肉麵」。並與台南地區普通流行的牛肉湯並列臺灣代表性的牛肉料理。紅燒牛肉麵最普遍的說法來自台灣高雄岡山空軍眷村的四川藉老兵,以成都菜「小碗紅湯牛肉」改良而成。

牛肉麵算是平民小吃,東南亞、甚至國外都吃的到,但是,近年台灣不斷的舉辦牛肉麵的比賽,提升了製作牛肉麵的品質,同時將牛肉麵推廣的很常成功,因此,遊客來台灣會到特定的幾間知名牛肉麵店品嚐一下台灣道地的牛肉麵。

 

蚵仔煎

一種流行於大陸的閩南地區、台灣及日本的著名小吃,使用新鮮的牡蠣、蔬菜、雞蛋及太白粉(或番薯粉,即「地瓜粉」)勾芡水作成。蚵仔煎(在大陸稱為「海蠣煎」),發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台灣地區,廣東潮汕的經典小吃。起源是先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蚵仔煎據傳就是這樣的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經過不斷的改進,成為了台灣夜市著名小吃之一。

 

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是台灣人熱愛“QQ”食物口感,這個可愛的聲音代表嚼的聲音,就像奶茶裡的粉圓。由於口感特殊,所以受到廣大的歡迎與回響,也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飲料與小吃之一,多年來,已經由台灣流行至東亞、歐洲、美國甚至中東國家等地方。也其它變種「珍珠」手搖飲料,像是「珍珠紅(綠)茶」、「珍珠奶綠」等。

由於幾年前國外媒體不斷的報導下,珍珠奶茶成了許多遊客到台灣必喝的飲料之一。

 

擔仔麵

擔仔麵是一種發源於叫做度小月的小店台南的小吃。

創始者為台南的洪芋頭。台南清明時節與夏季七至九月份時常有颱風侵擾,風雨交加導致不易出海捕魚,故漁家生計頓時艱困,因此稱颱風來襲頻繁、生計維持不易的月份為「小月」。

以捕魚為業的洪芋頭在無法出海捕魚時候,常於臺南市水仙宮廟前叫賣麵食以維持生計、度過小月,並自名「度小月擔仔麵」,書寫在攤前所吊的燈籠上。擔仔麵曾出現在總統府的國宴和飛機餐點,還曾經是中共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指定餐點。曾被台南市民稱為「國寶」食物。

擔仔麵是麵條採黃麵簡單燙過後,用鮮湯,加入豆芽,香菜,鮮蝦,再淋上一點肉燥。肉燥是採用上等的優良豬肉,經過長時間燉煮而成,味道不但香醇濃厚,而且口感相當細膩且不油膩,麵條Q彈有咬勁,因此,深受台灣人喜愛,也為遊客大力推薦的小吃之一。

 

鹹酥雞 

是常見的台灣小吃之一。主要成分是雞肉。鹹酥雞之發明1979年於台南市,創始老店為台南友愛鹽酥雞。
鹹酥雞在台灣夜市或市集當中隨處可見,鹹酥雞攤位中除了油炸小塊帶骨或去骨的雞肉外,通常也一併賣炸杏鮑菇、甜不辣、豬血糕、魚板、三角骨、雞皮、花椰菜、花枝鬚、馬鈴薯條、地瓜條、四季豆、洋蔥、皮蛋、香菇、芋粿、青椒、高麗菜、銀絲卷、玉米筍、雞胗、凍豆腐、豆乾、雞心、雞屁股、豆皮、芋餅、薯餅等食材,並配上九層塔或是獨家的醬料,有的攤位會兼賣香雞排。

有許多鹹酥雞攤位在炸好起鍋之前,會加放九層塔下鍋爆香,起鍋瀝乾油後灑上胡椒鹽,也可視需要灑上辣椒粉再拌勻裝入紙袋,也有的攤位會拌上大蒜末(泥)、生洋蔥或再加入酸菜。它氣味濃郁、口感酥脆,因此使許多饕客趨之若鶩,是少數不在夜市也能存活的小吃種類之一。

 

割包(刈包)

一種將福州湯包改良成乾式的臺灣小吃。日常慣以臺灣閩南話將「割」讀作「ㄍㄨㄚˋ」,又轉寫成刈包或掛包。
割包以長橢圓扁形麵皮,對摺起來包覆餡料的食物,傳統餡料通常不外片狀五花肉、酸菜、花生粉及香菜這幾樣,也有為了健康因素以瘦肉代替五花肉的。因為其形狀及內餡似老虎的嘴,所以在台灣亦被稱作虎咬豬,其吃法如同漢堡般,故有「台式漢堡」之名。

近年,不少創意小吃攤把這種傳統食物重新包裝,在內餡中變化許多花樣,例如:加入雞排、鱈魚排、牛肉、煎蛋,甚至豬舌等,甚至包覆的麵皮都改良成熊掌的樣式等等。
傳統的刈包價格平實,來台灣玩就不要錯過這個屬於當地特別的台式漢堡。

鐵蛋

鐵蛋為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的著名小吃,由滷蛋衍生成的蛋類小吃。鐵蛋的製作很費時,每天必須用含有醬油及五香配方的滷料,經過三個小時的滷程,然後用電扇吹乾,每天必須依此程序製作,這個過程要被重複很多遍,直到它的蛋白質變硬並獲得預期的嚼勁才算完成鐵蛋製作,通常最少一星期以上。

之所以被稱為鐵蛋,是因為它硬的就像釘子。這個如橡膠似的耐嚼的蛋,由於在醬汁中長期煮燉被染成了黑色,它是台灣容易讓人上癮的美味。

 

藥燉排骨

藥膳排骨是台灣冬季最受歡迎的補品之一,食用歷史悠久,可滋補保暖,氣血流通。藥膳排骨的排骨最好取用瘦排,油脂較少,以免食入過多油脂。雖說是冬季最受歡迎的食補之一,但平時小吃店及夜市其實也常常看的到,以一碗補品來說價格不會太貴,加點米酒會更香更好吃喔。

 

甜不辣

甜不辣指的的魚糊被製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和尺寸,長時間油炸後,在肉湯中煮熟。食用前,將魚糊塊從肉湯中撈出,悶在褐色的醬汁中。它是台灣人所深愛的一種彌漫著濃郁的香味而且百嚼不厭的美味。甜不辣基於日式雜燴,口感更加甜香,並配有更硬的魚豆腐和獨特的醬汁。完成魚豆腐的製作後,還有很多的工序。在小攤販的美食車上用小碗乘些許湯汁和醬汁,攪勻後去品味這種屬於台灣的獨特美味吧。

 

臭豆腐

臭豆腐曾經被美國CNN報導,列為台灣三大奇怪食物之一,許多人對撲鼻的臭豆腐味往往不敢嘗試,但一旦入口淺嘗,便難忘其特殊滋味。以油炸臭豆腐最為普遍,只要將已發酵的臭豆腐直接放入熱油鍋中將表面炸酥,起鍋後剪成入口大小的四小塊,再搭配酸甜泡菜一同食用,就可嘗到外皮酥脆、內部蓬鬆的特殊口感,如果你捂住鼻子,它看起來和吃起來就像是一般的豆腐。

 

土魠魚羹

秋分時節是土魠魚盛產季節,肥碩豐腴、肉質甘美,使得美味的土魠魚羹躍升成為臺灣小吃中重要的一角,尤以臺南地區最負盛名。

臺灣最常見的作法是將新鮮土魠魚切塊,經由醃漬、沾粉後入油鍋,油炸至金黃酥脆,香氣四溢,再搭配鮮香濃稠的羹湯即完成。魚塊表皮酥香、魚肉鮮嫩多汁,而鹹酸甘甜的羹湯,清鮮佳妙,更襯托出土魠魚之美味,滿足每張挑剔的嘴。

有時候為了吃飽一點,會在土魠魚羹中加入麵或飯,成為土魠魚羹麵或土魠魚羹麵,加點醋、蒜泥、辣椒會更夠味喔。

 

大腸包小腸

大腸包小腸是台灣一種小吃,發源於台灣花蓮的客家人出門工作時的點心。切開烤過的糯米腸,夾住體積較小、烤過的台式香腸,塗抹醬油膏等醬料,用炭火或爐火烤熟後,加上生大蒜及台式酸菜即成。在台灣的各大夜市或是路邊小吃時常可以看見,吃起來口感豐富而厚實。來台灣的遊客一定要嚐嚐這道地的台灣平價美食。

 

米血糕 

這種糕點用豬血(鴨血)和糯米混制而成,串在竹簽上,就像棒棒糖一樣。NBA籃球明星林書豪就曾經表示最近遊玩台灣時,豬血米糕是他最喜歡的小吃之一。相信這種糕點也對很多人的胃口。

米血糕常見於路邊攤及夜市,蒸熟後多以沾醬、花生粉或香菜對外販售,做為主食或零食均可。秋冬期間,米血糕也是熱門火鍋料首選之一,唯不能久煮,易黏鍋底、焦味四起。

2009年臺灣豬血糕被英國旅遊網站「VirtualTourist.com」的會員和編輯評為全球十大怪食之首,被外國遊客認為比蟲子更加噁心、恐怖,其實吃起來真的一點都不恐怖,在台灣是屬於平價的小吃之一。

 

生炒花枝

臺灣四面環海,「海鮮」更是不容或缺的經典美食,生炒花枝就是其中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夜市小吃,鮮美甘甜,讓人大呼過癮。

花枝又稱烏賊、墨魚,屬軟體動物,一向成群棲息於淺海、近海等地區,以蝦蟹甲殼類為食,喜於夜間活動,比起軟絲、透抽肉質較為厚實,富含蛋白質、DHA、維生素、牛磺酸等元素,加上熱量較低,深受大眾喜愛。

新鮮花枝可製成生魚片或直接滾水川燙後沾佐料食用,滋味鮮美。此外,醬滷、快炒、油炸或煮成羹湯,也是臺灣人擅於烹調花枝之方式,各具特色,是老饕們不容錯過的美味佳餚。

 

肉圓 

是一種臺灣的特色小吃,名稱得自於外觀,一般為直徑6~8公分左右的半透明扁圓形,是一種以地瓜粉、太白粉、或在來米粉等材料作成的半透明肉圓皮包裹豬肉與其他配料的食品,外皮Q軟富有彈性,口感近似麻糬,蒸熟後呈半透明,台灣傳統的肉圓也有地域之分,彰化以北喜歡吃油炸的肉圓,彰化以南則流行清蒸,來到台灣一定要嚐嚐道地的小吃。

 

蔥抓餅

蔥抓餅由北方抓餅變化而來,層次比較多而且薄軟,中間撒了點蔥。台灣小吃攤老闆腦筋動得特別快,現在蔥抓餅還可以依顧客指定加蛋、培根、燻雞、九層塔等一起煎,再刷點沙茶醬、芝麻醬、辣椒醬、麻辣醬……變化很多,而且小小一個就可以吃飽,所以很受歡迎。

來台灣玩的遊客,在小吃攤中很容易就看到,買一份帶著邊走邊吃更能體驗台灣的小吃文化。

大腸麵線

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庶民小吃之一,湯頭稠綿濃醇,細到可以穿過針眼的麵線煮後滑溜柔軟,大腸入味,飢腸轆轆時來上一碗,真是無比享受。

採用臺灣特有的紅麵線,麵線柔軟滑順,細而不爛;精心熬煮的湯頭,柴魚香氣濃郁,加入招牌特滷的大腸,入味彈牙有咬勁,淋上烏醋、蒜泥,滋味酸甜鹹香、鮮美稠密不膩口,一塊大腸一口麵線,香氣融為一體,齒頰留香,複合的口感,大大滿足挑剔的味蕾,有些會在麵線中除了大腸外也加入一些蚵仔,味道也很棒喔!

超大雞排

根據媒體在2011年的報導,台灣人每天消費約250,000片雞排。如果將這些雞排累疊在一起,會比508米高的台灣第一高樓—台北101大樓高上10倍。

表度酥香脆,內裡鮮嫩多汁,除是臺灣最夯的國民美食之一,也是夜市不容錯過的臺灣小吃之一,除此,更讓臺灣養雞戶從而得到商機。

來台灣買雞排,就要買超大雞排,跟人臉一般大的雞排,表皮酥脆,再淋上五香粉和胡椒粉。一口接一口,美味得讓人停不下來。

 

愛玉冰

愛玉是臺灣特有的藤科植物,據連橫《臺灣通史》記載,一位名叫愛玉的女子與父親到嘉義山區辦山產,發覺水面有許多結塊的凍狀物,好奇盛起啜飲,口感特殊,清涼解渴,又看到溪畔許多落果,隨手拾起一顆搓揉,果實出漿凝結成凍,於是帶回落果研發出愛玉凍,並交其女兒販售,有人便以其女名字「愛玉」稱呼這種食品,因而得名,從此廣為流傳。

口感酸甜滑溜,臺灣人盛夏最愛歷久彌新的古早味飲品(冰品),為風靡臺灣各大夜市飲料攤、冰品店的清涼飲品之一。

愛玉是臺灣頗負盛名的古早味天然食品,果凍般滑口清涼又軟Q,略帶淡雅草香味,十分特殊,與最佳搭檔檸檬汁撞擊出絕佳滋味,酸酸甜甜,具高纖低脂、消暑解渴的特性,在炎炎夏日裡無論是製成飲品或是冰品,備受歡迎。

到訪人數:(119)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留言檢舉,並告知是哪一篇,本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留言版
宅男生活

Share
Published by
宅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