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血栓常見的3大症狀有哪些?血栓容易找上哪些人群?如何減少血栓發生率?

圖翻拍自網路

身體出現血栓,手腳先知?需警惕3大危險信號

深靜脈血栓好發於人體遠心端,尤其是左下肢。這是由人體靜脈結構和血液動力學特點決定的。因此,深靜脈血栓形成時,往往手腳最先出現異常。我們總結了以下主要症狀:

一是痛、腫:

患者的患處會突發性腫脹、疼痛,按壓時痛感明顯,皮膚張力增高。這種疼痛和腫脹具有以下特點:

①活動、按壓後加重;

②抬高患肢可以緩解;

③血栓出現在下肢時,下肢活動受限。

血栓常見的3大症狀有哪些?血栓容易找上哪些人群?如何減少血栓發生率?

詳細來說,根據血栓形成的深靜脈部位,腫脹可能相應地出現在腳、踝關節、膕窩、腋窩等,多見於小腿後方(小腿肚)。如果靜脈受阻的部位較高,水腫水平也會相應移高,累及小腿乃至大腿。

肢體水腫,是由於血栓堵塞後體液持續外滲。滯留在組織腔隙內的體液刺激神經炎症反應,引發炎性痛和神經痛。患者在醫院查體時,直腿伸踝試驗和壓迫腓腸試驗會引起小腿後方肌肉的劇烈疼痛。

血栓常見的3大症狀有哪些?血栓容易找上哪些人群?如何減少血栓發生率?

二是膚色、膚溫異常:

由於血栓形成後阻塞血管,血流量減少,靜脈壓力增大,患者皮膚顏色和膚溫明顯異於正常組織,淺靜脈代償性擴張(靜脈蚯蚓狀曲張,多見於小腿及足背)。

血栓形成後,膚色可能出現「紅、紫、白、青」:

一般情況下,因為血栓形成後引發了局部淤血和炎症反應,患處皮膚發紅,觸摸時溫度高於正常組織。

血栓常見的3大症狀有哪些?血栓容易找上哪些人群?如何減少血栓發生率?

股白腫」是妊娠時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一種併發症,發病時股三角區、下肢的膕窩、小腿肚等地方皮膚蒼白。

當血栓形成時間過長,下肢靜脈幾乎全部堵塞,肢體末端缺血嚴重,代謝低下,周圍組織炎症不斷發展,可出現「股青腫」。皮膚青紫出現水泡,膚溫低,足背動脈無法觸及

三是隨著病程發展,肢端缺血情況加重,引發淺靜脈怒張、間歇性跛行、肢體無力等後繼併發症;如果不及時就醫,血栓堵塞情況會累及其他組織。發病7~14天後,患肢淺靜脈怒張或顯露,下肢嚴重缺血時,可出現下肢動脈痙攣,患者可能出現高熱、心率增快、休克和靜脈性壞疽。

另一方面,由於供血不足和疼痛,患者的活動耐力降低,無法承受長時間勞動。行走後肢端沉重發麻、脹痛感加重,迫使患者需要停下來休息,再次行走一段距離後疼痛再次發作,出現間歇性跛行

血栓常見的3大症狀有哪些?血栓容易找上哪些人群?如何減少血栓發生率?

當血栓脫落隨血液進入血液循環,極有可能發生肺栓塞和腦栓塞。進入肺部時,患者胸痛、氣短、咯血;進入腦部堵塞血管,則會令病人出現偏側無力:在舉手飲水、抬腿彎曲等日常動作中,發覺一側肢體麻木無力,難以順利控制。

當出現身體不受控制往一邊偏向,跌扑,很有可能是腦栓塞的前兆。

血栓常見的3大症狀有哪些?血栓容易找上哪些人群?如何減少血栓發生率?

綜上所述,深靜脈血栓形成一般先起病於遠心端,基本不離開「腫、痛、膚色皮溫異常」的基礎症狀,如果任由血栓繼續堵塞,輕則影響患者日常活動,重則引發多種併發症,成為「奪命利器」。

上文中,醫生替張先生總結了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接下來,我們便從這三大病因出發,結合臨床研究,來為大家分析有哪幾類人群更容易出現血栓問題。

血栓容易找上哪些人群?

血栓常見的3大症狀有哪些?血栓容易找上哪些人群?如何減少血栓發生率?

根據臨床研究,外傷(多見於下肢骨折)手術後的長期臥床患者,由於患肢制動、靜脈淤滯和早期活動受限,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高發人群。

除此之外,血栓也容易盯上以下幾類人群「下手」。如果你不巧屬於以下之一,建議趕快引起重視。

一是久坐、久站及久臥的人群

例如長期臥床者、教師、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和司機,以及長途中長時間保持雙腿屈曲姿勢的背包客。這些人群由於肢體活動減少,血液流速減緩。如果攝入水分不足,血液粘稠度增高,患上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機率便大大增加。

老菸民也要多加提防。英國一項前瞻性研究納入1162718例平均年齡為56歲的女性受試者,進行了為期6年的隨訪,研究發現吸菸顯著增加了靜脈血栓栓塞的風險。菸草內的大量有害物質通過呼吸道進入血液,誘發血管內皮損傷、影響血液流動和粘稠度,從而增加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

血栓常見的3大症狀有哪些?血栓容易找上哪些人群?如何減少血栓發生率?

其次是孕期女性

研究表明,女性在孕期和分娩後4-6周容易患上深靜脈血栓形成。這是因為孕婦孕期體內激素水平較高,導致血凝塊更容易形成。同時,子宮增大也會增加骨盆和下肢靜脈壓力。

在嬰兒出生後,妊娠引起血栓形成的風險可能持續長達六周。患有遺傳性凝血障礙的人尤其危險。

超重或肥胖的人群也要警惕血栓找上門來。超重人群一是骨盆和腿部靜脈的壓力增加,二來由於日常活動量過少肌肉得不到鍛鍊,患上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可能性增加,多重因素作用下更容易誘發血栓形成。

罹患惡性腫瘤、糖尿病、愛滋病等疾病的患者,是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部分疾病及臨床用藥會導致血液中促凝因子含量,也會增加血液凝塊的風險。

心力衰竭患者也要提防深靜脈血栓

由於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不佳,血栓脫落後的肺栓塞症狀明顯,病情也更兇險。

最後,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有深靜脈血栓或肺栓塞的個人或家族史。那後代也有一定概率患上深靜脈血栓形成。

血栓常見的3大症狀有哪些?血栓容易找上哪些人群?如何減少血栓發生率?

以上總結了容易招惹血栓的幾類人群,肯定有人會問:自己本身從事的職業出差多,長期坐交通工具難以避免;或者已經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又該怎麼避免患上血栓形成呢?

別急,下面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防治貼士:

遠離血栓多妙招,牢記5點能安心

血栓常見的3大症狀有哪些?血栓容易找上哪些人群?如何減少血栓發生率?

既然已經了解血栓的危害,那我們應該如何去有針對性地去預防呢?牢記以下這五點,能夠有效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

  • 一是避免久坐久臥

當久坐久臥難以避免時,應該在體力允許下適度活動自己的身體。如果不能走路,也應當做些簡單的小腿運動,比如「踝泵運動」:繃直雙腿,勾起雙腳並維持10至15秒後再繃緊

日常穿著寬鬆的褲子,避免膕窩及小腿處緊繃,更不要長期翹起二郎腿

同樣,也可以採用物理預防的方式,通過擠壓下肢相關部位,促進局部血液流動。例如穿著抗栓塞襪(又叫壓力襪)、使用間歇充氣壓力泵和足底靜脈泵,以及進行主動或被動的下肢關節功能恢復鍛鍊等。

血栓常見的3大症狀有哪些?血栓容易找上哪些人群?如何減少血栓發生率?
  • 二是控制體重

如上文所說,肥胖是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經常鍛鍊可以降低血栓的風險。我們可以設立一個「小目標」,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適度的體育活動。如果是需要進行減重的人群,則建議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建立可持續的鍛鍊計劃並嚴格執行。

血栓常見的3大症狀有哪些?血栓容易找上哪些人群?如何減少血栓發生率?
  • 三是不要吸菸,飲食科學

不要長期、過量攝取高油鹽高熱量食物,每日攝入一定量的高纖維食物和高蛋白食物,同時攝入充足的水分,以白開水代替各種飲料,避免血液粘稠。

  • 四是及時就醫

一旦發現自己出現了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可疑症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溶栓、抗凝治療,能及時避免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進一步發展成肺栓塞等預後不良的併發症。

血栓常見的3大症狀有哪些?血栓容易找上哪些人群?如何減少血栓發生率?

常言道:「生命在於運動」。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是預防血栓形成的有效辦法。即使是術後臥床者,也應在醫生指導下適度進行肢體活動,不然就會像開頭病例中的張先生一樣,想著躺著不動能養筋骨,卻又把自己送進了醫院。

而對於血栓形成患者而言,應嚴格遵循醫囑服用抗凝藥,定期複查凝血酶原時間。面對血栓這個危險的健康隱患,每個人都應當細心留意自己的身體動態變化,及時就醫治療,以免病情發展到難以控制才追悔莫及。

 


到訪人數:(60)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留言檢舉,並告知是哪一篇,本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留言版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