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翻拍自網路
- 大部分足底筋膜炎都是過度或不當使用,或是老年人因退化導致脂肪墊的萎縮,形成緩衝效果減少所致。
- 造成原因有以下幾點:
a. 長期站立或走路
b. 穿著不適合的鞋子
c. 扁平族
d. 跟骨骨刺
e. 運動傷害
f. 肥胖症
- 早晨剛下床走路時足跟特別疼痛,過一段時間後較不痛。
- 行走二~三小時後,腳底開始產生疼痛。
- 疼痛部位從腳跟向前蔓延。
- 接近腳踝的跟骨內側足底及兩側有輕度腫脹。
- 物理治療的目的:
a. 止痛。
b. 促進損傷組織癒合
c. 肌力訓練
d. 增加柔軟度
- 職能治療的目的:
日常生活的訓練:如何使用裝具保護受傷部位、學習裝具使用訓練、職業輔導。
- 裝具的功用:
a. 減少疼痛。
b. 伸展足底筋膜
- 物理治療初期:
a. 休息
b. 冰按摩
c. 加壓(在腳底使用繃帶加壓)
d. 抬高(減少局部發炎與腫脹)
e. 使用鞋墊
f. 超音波
g. 雷射
h. 痛點注射
- 物理治療後期:
a. 肌力訓練方式:蹲跳躍、上下階梯(腓腸肌、比目魚肌、脛前肌)
b. 使用裝具(副木)
- 在家運動:
a. 自我伸展足底筋膜
b. 訓練腳底內部肌肉(用腳抓毛巾)
- 避免長時間行走和站立
行走一段時間或站立一段時間時,須給足底筋膜放鬆休息的時間,才可以降低足底筋膜炎的發生。
- 避免過度使用內旋
足底筋膜長久反覆伸張或異常的拉扯,造成足底筋膜發炎。長時間的伸張,足底筋膜會產生發炎的現象。
- 肌力和伸展訓練:在家自我肌力和伸展訓練
a. 在腳踝掛沙包進行肌力訓練
b. 騎腳踏車
c. 游泳
d. 用腳底抓毛巾
e. 自我伸展腳底肌肉
- 選擇適合的鞋子:在選擇鞋子時需選擇較具
a. 包覆性
b. 鞋底不可太過於薄或柔軟
c. 具有支撐性:
以上條件的鞋子才具有保護足底筋膜的功能。
- 輔具的使用
a. 鞋墊:在行走或站立時給予支撐降低足底筋膜的承重。
b. 夜間副木:睡前使用夜間副木伸展足底筋膜起床時就不會產深疼痛。
c. 貼紮:延著足底筋膜的分佈進行貼紮能分散足跟的壓力,減輕疼痛。
- 一般來說,九成以上的患者經過保守治療(非手術性的治療)幾乎都會好轉,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患者經過六個月的治療仍然無效,才需要手術治療。
- 手術治療的方法為切除部分足底筋膜,絕大多數患者都可以得到滿意的改善。目前發展出內視鏡足底筋膜切除術,傷口小,只要一公分左右,恢復比傳統方法更快,傷口疼痛也可大幅的減輕。
足底筋膜炎是一種預後良好的疾病,診斷時亦須排除其他骨骼、軟組織或神經之疾病。治療策略為先矯正生活型態及危險因子,並考慮輔具使用,開立藥物時須注意副作用,當保守性治療均無法達到療效時,則可考慮震波治療甚至手術治療。
來源
到訪人數:(860)
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留言檢舉,並告知是哪一篇,本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留言版 |